第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
第三十六章 最后一战 (第3/3页)
,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韩信从被拜为大将开始,率汉军战胜攻取,未曾败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韩信深谙用兵之道,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先计后战是韩信用兵的基本原则,在韩信指挥的所有战役中,不论是以寡击众,还是以众击寡,均是根据具体情况细密谋虑,先有成熟的计谋,然后再付诸实施,未战即已稳操胜券。临晋之战,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企图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针对魏军部署,采用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术,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由临晋关渡河,主力却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迅速渡过黄河,直捣魏军后方重镇安邑,打乱了魏部署。魏王豹率军仓促迎战,结果全军覆没。两千多年前,在既无桥梁又无舟楫的情况下,要率大军渡过素有天险之称的黄河绝非易事,而木罂缶取材便利,制作简易,操作灵活,在当时可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渡河工具了。韩信以木罂缶渡军,这实在是中外战争史上的一大创造。
将贵智,谋贵奇,自从《孙子兵法》问世以后,权谋制胜的军事思想得以确立。军事上的斗智赛谋具体表现为战争中对奇策妙计的运用,纵观古代战争史上,奇策妙想变幻莫测,应时而发的将领并不是很多,而韩信则是其中翘楚。韩信用兵,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智取胜,他能够百战百胜,除了各种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他那天才的军事智慧。在两军对峙的战场上,韩信总是以智慧对敌,以理性谋敌,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筹胜算,确定战法,慎重行动,没有把握决不贸然用兵,既战则有章有法,处处主动,必获全胜。井陉之战,韩信抓住赵军统帅陈余与谋士李左车出现意见分歧之机,周密谋划,进行决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最终以少胜多,大破20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战争的基本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楚汉战争中,韩信常常以劣势兵力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在兵力、物力或天时、地利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被敌人消灭就算不错了,要想战胜强敌,谈何容易!在劣势情况下运用智慧战胜敌人正是韩信的高明之处。韩信是一位足智多谋,满腹韬略的军事家,面对强大的敌人,韩信总是敢于决策、敢于行动。韩信每每以弱胜强,大放异彩,其取胜的秘诀就是在战前进行严密侦察,周密谋划,创造条件,伺机出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潍水之战,韩信以数万汉军与二十多万齐楚联军对阵,且参战楚军原为项羽麾下的精锐部队,兵精将勇,战斗力很强,韩信要想取胜决非易事。然而,韩信在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的谋划部署,仍然一战取胜,尽定齐地。此战,韩信灵活运用“半渡而击”的作战原则,并创新战法,自出机杼,其引军半渡以邀敌半渡之举,算计之准确,谋划之工巧,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