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对日本与铁路的不同态度

    第三十二章 对日本与铁路的不同态度 (第2/3页)

今唯有子峨之才可用。若子峨因隐疾而被罢官,无疑是大清在自断臂膀。”周馥稍稍一顿,而后说道,“对日无兵舰可派,我北洋明白是何原因,但朝廷却不一定明白,想要让朝廷明白是何道理,还需要先让京城里面清流们明白是何道理呀!”

    “玉山的的意思是?”

    “幼樵可用,渐甫何不去封信说说北洋现在的窘境,以及日本人的嚣张?”

    “嗯。”李鸿章缓缓点了点头,“中策,请哪国公使出面合适呢?”

    “当今世界大国,无外乎英法德俄奥美,我们可遣人都去问问。另外,渐甫你与美国总统格兰特互相倾慕已久,何不趁他下月来天津之际,也请他在我大清和日本之间周旋一二?”

    “嗯,此中策可行,列强们哪里都去问问。玉山,你去拟个折子,一要力保子峨之位,二要力陈中策对我大清的好处,至于上策么,要提,但更要说明北洋的苦处。”

    至于下策,两人心照不宣的不提了。

    “玉山,折子写好先等等,再递上去。”李鸿章用手有节奏的敲打着书桌,“我们前几天递上去的,请朝廷同意买铁甲舰的折子还不见总理衙门的消息。这个折子再递上去,我怕火大了,把铁甲舰的事给烤焦了。朝廷里你是知道的,凡事都要做到入味三分,必须...”

    “文火慢炖。”周馥笑着补充道。

    南京城内,都督街,两江总督府书房

    此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正在伏案奋笔疾书。

    在收到北洋李鸿章的来信之后,沈葆桢一面立刻上书朝廷,积极为李鸿章购买铁甲舰而在朝中疾呼奔走,另一面却又深深痛恨李鸿章信中对海防一窍不通之言。

    更确切的说,沈葆桢并不是痛恨李鸿章本人,而是痛恨李鸿章重用英国人赫德的这件事。在沈葆桢看来,赫德不但把持着大清海关和邮政财路,而且赫德还左右着大清购买铁甲舰的海防事宜,这让沈葆桢这么一个始终坚持以“自强且主权在我”为人生信念的人所无法容忍。

    沈葆桢曾经多次去信给李鸿章,直言大清需要能战之于大洋,守之于外海,封锁敌国军港的大型铁甲战舰。在同治十三年甲戌台湾危机期间,沈葆桢就跟李鸿章坦言,对日只有三策,上策:派战舰封锁日本重要军港;中策:与日战之于大洋之上;下策:唯有紧锁大清门户,闭门不出。

    沈葆桢每次建议李鸿章将买船的银子投在铁甲舰上时,赫德却总是跟沈葆桢唱反调。每次当李鸿章想买船的时候,赫德就常常跟李鸿章说,“船的大小不是关键,战舰关键是炮管粗,只要管子粗,炮弹就能击穿铁甲。大清买小船扛大炮就足够,花大把银子去买铁甲舰的完全就是得不偿失。”对于赫特的这种论调和行为,沈葆桢是深恶痛绝之。

    “渐甫台鉴,铁甲舰并非无可破之炮,然而比较木壳铁皮船,难易却大不相同。且铁甲船内有隔断,纵然受伤也不致于立即沉没,尚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