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管理和原则

    第二十章管理和原则 (第2/3页)

说遇到下大雨的时候,李忠信都不会让忠信公司的人到江边打鱼。

    别人可以不把自己的命当命,可是,李忠信却不会因为赚钱的这个事情让这类事情发生。

    八十年代的时候个人是不用交税的,工人不用交税,事业单位和教师坐办公室的领导们也是不用交税的。

    这些人都是属于国营的和国家开资的人员,农民就不一样了,除了要缴公粮去充顶三提五统,还要经常被征用到地方上支持国家建设。

    农村的家里面要是人口多,或者是村子当中的地多还算好一些,要是人口少,地再少一些的,每年交公粮都成问题。

    交不上公粮,也就完不成上面交代下来的三提五统,那么这些人在下一年的时候,要是没有人救济一下的话,都会吃不饱饭。

    要是遇到大旱大涝的时候,能够不饿死就可以偷着乐了。

    一般情况下,交上一千多斤的公粮,扣除掉农业税,农村水利费……最后农民能够拿到手里面的,也就是几十块钱。

    好的年景,卖点议价粮,一年到头能够有个两三百元钱的收入,要是年景不好,两三百元的收入都没有。

    总而言之,八十年代是城市的文艺青年最为灿烂的时代,农民虽然生产粮食,但是却是最悲催的,出来打鱼是为了赚钱,绝对不能因为这个出现危险,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李忠信更不想让悲惨的命运放大。

    他和王波谈完了不准在极端天气下作业,不允许打鱼的人因为网挂住下水的事情,又想了想,决定要给三舅王波上一堂政治课。

    三舅王波这个时候管理了十多个人,还是原来那副吊了郎当的样子,在这些人当中明显威望不足,根本就不是一个合适的管理者。

    对于三舅王波,李忠信可是下了大心思的,他希望王波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在这个时候,忠心可靠固然是是李忠信最为关注的,但是,能力却也是一种需要。

    三舅王波这个人脑子很好使,做什么事情也很有章法和冲劲,就是需要有人在一边进行指点,如果指点的好了,今后王波绝对会成为他最为坚实的左膀右臂。

    李忠信告诉王波,首先他要端正他自己的位置,他现在是整个打鱼作业队伍当中的负责人,而且所有的大事小情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绝对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把尾巴翘上天去。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自己先做好,作为整个打鱼队的榜样来做。

    现在王波最需要的是把最初那种拼命打鱼卖鱼的干劲带倒队伍当中,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拼命起来,让队伍充满干劲和力量。

    打鱼、拽鱼、摘网是合作的关系,要协调好队伍当中的人际关系,让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加默契。

    要把这些打鱼人进行分级,优秀的人员给予班组管理的权限,也就是说,几个人一伙打鱼摘鱼的时候,要让当中的肯吃苦耐劳说了算,如果不服从管理的话,警告处分并扣钱。超过三次以上者,直接开除打鱼队。

    在处理这些人和事的时候,要保持着小心谨慎和轻松自如的心态,不要吵闹,只需要按照规则来做就可以。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特别是刚刚加入打鱼队伍的人,大多都是竹板屯原来和王波一样的混子。

    这些人当中有比王波董志国岁数大的老鬼,也有着比王波董志国两个人头脑灵活的年轻人。

    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之前在竹板屯什么样子,他们心中都十分清楚,王波在摆弄这些人的时候,绝对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对待一些纠纷或者是其他一些琐碎事情的时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