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运输队

    第三十五章运输队 (第2/3页)

要经商也需要有东西卖才可以,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城市人不喜欢经商,更不想当那种走资派。

    而郊区的农民就不一样了,郊区的农民地少不说,还没有其他的收入,靠天吃饭得看年景,年景好了,无非就是多出来一些口粮,能够让家里人吃饱。

    要是赶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家里面甚至都会揭不开锅。

    在忠信公司里面去各个地方卖鱼,每天的收入足以超过城市里面的高级工人,只要你能够吃得了苦,到秋收之前赚到的钱,绝对要超过一年收入的两倍,而且只多不少。

    夏天的时候在家里面呆着,钱绝对不会和馅饼一样从天上掉下来。

    李忠信对于他们这些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每天在忠信公司这边领鱼,都是按照批发的价格领取的,到外面的村镇或者是远一些的地方,他们按照零售价出售。

    李忠信设定的定价机制很简单,零售价可以按照路程的远近来考虑加价的钱数,可是,加价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当地卖鱼的平均价格以下,绝对不要高过当地的鱼价。

    换取东西的话,只要是粮食、副食品或者是什么明清时期或者早期的大钱了,这些都可以给予换购者优惠。

    这些骑行到各个乡镇卖鱼的人,要到各个乡镇的邮政所去和邮政所里面的人搞好关系,只要是邮政所里面有剩余的生肖票,就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到忠信公司这边,忠信公司这边就会派遣人员到那邮政所购买到生肖票。

    原本李忠信只想购买猴票,因为毕竟只有猴票在后世是最为值钱的,价格也是翻了最多的。

    但是,李忠信却也是知道,当猴票开始值钱的时候,八一年的鸡票和八二年的狗票也是一路攀升,只不过到了最后,只有猴票独领风骚罢了。

    现在这个时候,李忠信手里面有着很多的闲钱,放在手里放着,绝对不如把这些钱都变成能够快速增值的邮票。

    现在八分钱一张买到一张邮票,等过几年他用钱的时候,每张邮票的价格就算涨得不高,也会翻上几十个跟头。

    八二年的时候,t字头和j字头的邮票在各个邮政所当中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