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淡绿

    第20章 淡绿 (第2/3页)

坐靠着一座低矮的山脉,名叫梅花山,此街便取名于此。

    梅花街位于州城的中心位置,虽然不是最宽的街道,却是最长的。路两边楼宇接踵摩肩,高矮成行,都是一水的商业店铺。这里除了有高档的酒楼、青楼、茶楼,也不乏那些低档饭馆儿、小吃摊儿和茶坊、酒肆。各种贩卖油盐酱醋的杂货铺也参差期间,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消费模式。于是,这眉州城里的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所需。

    由于这里就是眉州城的商业街,每日人满为患,路边便成了摊贩设摊儿黄金之地。州府县衙的管理者给摊贩们在街道两边划了区域,即不占道又不阻挡身后的商铺。日后刘永知道这里摆摊儿的规矩时,不禁感叹几百年前的宋朝对待小商小贩就有如此人性化的管理。

    人性化是有了,可小商小贩对于一个整洁的城市来说还是有碍观瞻的。当时的州府县衙之所以这样做,尊崇的原则还是以市民的生计为主,也算是以人为本了。

    刘永给英英买了一串冰糖葫芦,牵着她漫步在熙攘的人群里。这里给了刘永一种到了古城旅游的错觉感。如果把这些行人都换成现代人的服装,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怀古的旅游胜地。这种错觉感只能说明刘永依旧怀念后世的那个充满了科技的时代。

    梅花街的确很长,而且还是一条带着弧度的街道,期间也分出了几个路口,通往州城的其他地方。

    刘永和英英不急不忙的逛到了街道的终点,对面是一个丁字路口。到了这里,人也就变得稀少了。街对面的一排排房屋大多是住家,只有两家杂货铺和一家简陋的茶肆。

    刘永随意的看了看,简陋的茶肆挂了一只简陋的幌子,上面只写了一个‘茶’字。里面只有三四个人在吃茶闲聊。一位中年妇人正在茶肆的门侧烧着大壶的水。乳白色水汽从壶嘴和壶盖四周袅袅升出,给人一种家的温暖。

    刘永决定先在这梅花街摆个小摊子,做些小买卖再说。他领着英英往回转,再看看能做点儿什么小买卖。就在一回身之际,眼睛余光处的茶肆旁闪过一抹淡淡的绿色,虽淡却又十分惊艳,因此立刻吸引了刘永的注意。可扭头看时,那茶肆以及周围里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一片乌突突的木色。而那一抹淡绿色就好像划过夜空的流星,彻底消失了。

    为什么美的东西总是短暂的呢?刘永可没心思考虑这些,他要考虑的是如何生存和完成拯救两位美女的艰巨任务。

    又走了一遭,刘永发现这小小摊贩里几乎什么都有卖的,但大多是以果菜吃食为主。也有一些是卖布鞋、粗布、瓷器的,大多制作粗糙,价格低廉。他们所面对的消费群看来都是一些穷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小摊子,总是叫人思绪凌乱的。为什么呢?初时想要做买卖的人,总是想着做一样独家的生意,心里激情澎湃。但是考察市场之后,就会心灰意冷,因为在市场上,几乎是能卖的东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