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见曹操

    第6章 见曹操 (第3/3页)

卫吩咐道:“将他领进来吧!”

    少顷,一位羽扇纶巾,打扮得非常骚包的少年,在侍卫的引领下,步入大厅。

    “鹿门学子,南阳诸葛亮,拜见曹公!”

    卜一踏进大厅,诸葛亮便看到了上首处,正准备用餐的曹操。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见到曹操。

    第一映像就是,曹操长得很挫。

    曹操的身材矮小,五官也不怎么端正,看似不像人君。

    当然,若跟记忆中的庞统相比,曹操长得还算是周正的。

    曹操的长相虽然不敢恭维,但久居高位,却是有着威严。诸葛亮这时才刚开辟识海,还不懂得望气,也就无法看出此时的曹操,倒底聚拢了多少气运。

    不过,诸葛亮却是第一时间就向曹操躬身行礼拜见。

    ……

    “南阳诸葛亮?”

    曹操斜依在榻椅上,瞅瞅英俊洒脱的诸葛亮,又看向一旁的荀彧等人,有点疑惑的问着,表示没有听说过诸葛亮这号人。

    程昱和郭嘉也仔细打量,然后都微微摇头,表示没听说过诸葛亮此人。

    倒是荀彧,听闻是诸葛亮当面,赶紧起身拱手道:“可是水镜先生的弟子,诸葛孔明?”

    “不错!”诸葛亮笑着拱手,向荀彧回道。

    “诸葛亮年少,不想文若师兄倒是认得愚弟!”

    荀彧,乃是颍川人士,其家族便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荀子的后裔。

    荀彧少年时,就学于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与鹿门书院类似,都是某个修士门派,建立于俗世的外门,其主旨便是广招学子读书,若是在学子中发现资质较好的修炼苗子,输送到背后的门派中去修炼。

    这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论背后的修士门派,仅以这外门书院论,颍川书院与鹿门书院,那是兄弟书院。两家书院中的学子遇见时,多以师兄弟相称。

    是以,诸葛亮称呼荀彧一声“师兄”,倒也不算错。

    荀彧早已从颍川书院毕业多年,也辅佐了曹操好几年;而诸葛亮却是最近几年,才在师门的造势之下,有些薄名流传于荆襄。

    不想,荀彧倒是知道他诸葛亮?

    只是有一点诸葛亮闹不明白,荀彧居然不是修士!

    是荀彧自身没有修炼的资质?

    还是如他诸葛亮一般,都是书院背后、那某个修士门派的“棋子”?

    如此看来,乱世纷争,或许每一位诸侯的背后,都有着隐秘势力在暗地里支持;这幕后黑手是谁,却还得抽丝剥茧才行。

    ……

    ……

    PS: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奉天子之后,又迁都于许昌,被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年底,又封曹操为司空。其意思就是,将朝政事物,基本交给曹操总揽。

    司空,便是三公之一,原本就是由汉初的丞相一职演变而来。

    是以,曹操麾下的将士,低级、不够格的,多是以司空称呼曹操的。

    而高级将领,和早期就追随曹操的,诸如荀彧等人,却依旧还是称呼曹操为主公的。

    曹操真正被封为丞相,是在建安十六年。

    官渡之战时,陈琳写的《讨贼檄文》中,就有一句“司空曹操”。

    可见,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最高官职还只是三公之一的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