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种痘

    第21章 种痘 (第2/3页)

,这牛痘便会自行痊愈。

    而且,据那些牛倌儿说,患过牛痘的牛,基本就不会再患此病。

    如果这牛痘真是诸葛亮所说的“牛类天花”,此法或许还真是可行的。

    毕竟,张仲景也未曾听说过,哪家的牛是患牛痘死的!

    况且,在疫病区行走多年,张仲景知道一些线索。

    乡里中的那些放牛娃,是最容易患天花的。

    而且,患有天花的放牛娃,虽然也会被隔离,却是最容易痊愈的。即便有放牛娃死于天花病期间的,多半也不是因此病而死,要么是封锁隔离太久,无人照管,饿死的,冻死的。

    此前,这种线索并未引起张仲景的警觉。

    这时与诸葛亮所说一对照,还真就有可能,那些牛痘便是天花。

    放牛娃经常与牛为伴,自然是最容易感染天花的。

    如果诸葛亮所说没错,这些牛类的天花,其毒性还真就很轻微。

    张氏父子在思考,却只听诸葛亮继续道:“自古以来,天花病疫只听闻在中原出现,谁曾听说过,草原上的胡人有因天花而整个部落死绝的么?”

    “只怕,一次这样的传闻都没有!”

    “何也?”

    “只因草原上牛马成群,胡人多是牧民,经常与牛马为伴,自小便很容易感染牛类的天花,而牛类天花,病毒性微乎其微,致死率几乎也可以忽略不计。”

    诸葛亮所说的这一点,在后世几乎人人都知道。

    但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为张仲景打开了一道亮窗。

    确实,自有记载以来,只听说过中原某某地爆发天花的,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草原上也会爆发天花的;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胡人有死于天花病疫的!

    沉思半晌,张仲景豁然抬头,盯着诸葛亮道:“孔明此法,若果真能行,便是造福天下苍生,天下万民,世世代代,都会感念孔明今日之功!”

    诸葛亮拱手致谢,却又道:“此事,虽然肯定能成,某却不是医者,不通这其中的关窍。”

    “是以,亮今日送上这份竹简,便是准备将此功送于仲景先生,一者,报答先生的救命之恩;再者,先生悬壶济世,自然能让此法造福天下苍生!”

    张仲景紧握着竹简,虽然十分激动,却也犹豫着。

    他激动的是,此法若真能预防天花,从此之后,千秋万代,天下百姓将不再受天花之苦。这是真正的造福苍生,造福万世,名垂青史那是必须的。

    他犹豫的却是,此法是诸葛孔明的。

    他张仲景想拯救天下百姓于病疫不假,却不想贪诸葛亮的这份泼天之功!

    …..

    相对于张仲景不愿贪图他人之功,张渊却不愿错过这种青史留名的机会。

    张渊知道,父亲医者仁心,又悬壶天下,将来必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身为张仲景的儿子,若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要青史留名,便只能是奢望。顶多,青史之旁,会留下一笔,张渊,张仲景长子也。其他笔墨,肯定是没有的。

    这便是父辈光芒太甚,子孙便笼罩在其光辉下,很难有出头之日。

    但是,眼下这份预防天花之法,肯定得由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