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好友来访

    第36章 好友来访 (第2/3页)

之法,便是如此。

    如今,再开拓一条源远流长的气运之道,对这时的诸葛亮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

    提高粮食产量,让全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这同样是对整个人类有着大功的,且同样是功在千秋万代。

    这个时代的亩产,其实是很坑爹的。

    他们诸葛家就有三十顷良田,折算成亩,大约是四百五十亩。每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这些良田总计也不过产出七八百石粮食。

    就这,还得冬种小麦、夏种水稻的。

    平均亩产还不足两石!

    这还是良田,换上贫瘠点的田地,亩产能有一石就谢天谢地了。

    汉制,一石一百二十斤;两石也不过两百四十斤罢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即便是水稻之父没有横空出世的时代,也是一个坑爹的亩产。

    后世,水稻之父大放异彩之后,小麦亩产没有八百斤,水稻亩产没有一千五百斤,就都是歉收的,农民伯伯们就得找一找原因的!

    诸葛亮不懂杂交水稻的技术。

    但是,按照高中时生物课上的知识,总是选取颗粒最多、稻穗最大的禾苗,单独放在一块田中生长、成熟,数次之后,必然就能获得产量最高的水稻种子。

    当然,这时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岁的冬小麦,诸葛亮是无法使用此法的。

    不过,深耕细作,使用农家肥,或多或少都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吧?

    后世小说中,总是写着古代农民不知道使用农家肥,这其实是那些作者意淫杜撰的。

    从古至今,老百姓的智慧其实并不差。

    别的不说,牛粪上生长的鲜花青草,总比一旁的长势良好吧?

    百姓见此,难道就不会想着,将动物的粪便给弄进田地之中么?

    所以说,农家肥的使用,其实早就存在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农家肥使用,同样是坑爹的。

    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多是直接将动物粪便,给弄进自家田地中。后世使用农家肥,都是要放在粪窖中沤一沤的,沤出来的那种臭臭的,才是肥力效果最好的农家肥。

    当然,农家肥的增肥效果,倒底不如化肥。

    只可惜,诸葛亮虽然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却到底没有记住那些化肥是如何生产的。

    化肥已经是不可求的,但农家肥,诸葛亮却觉得有必要改一改。

    所以,这几天,白天闲着无事,他便要求那三十来户佃农,在田地边挖了几个大粪窖。

    并要求安歇佃户们,平日里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还有用来烧火都没用的稻杆末、麦秆末,统统都倒进那几个大粪窖中沤粪。

    杂交水稻不是一两年之功,但这农家肥运用得当,亩产增长数成乃至翻一番,还是可行的。

    如此,又一条气运之道就开拓出来了。

    有着种痘之法和粮食增产之法汇聚的气运,即便再被师门抽去一半,出山之前,他诸葛亮攒下百万气运也只若等闲。如此,即便还如原主前世那般,出山之后就是烧烧烧的,他也有足够多的气运去消耗的,总不至于再次功败垂成。

    ……

    出山之前,就须得攒下大量气运,这时固本培元之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