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初露峥嵘

    十三章 初露峥嵘 (第2/3页)

优先联系采购单位后,拉着聂鹏去办理加急护照。

    5天下证,500元加急费。痛快的交了钱,陈团独自去老爸厂里自首。

    聂鹏打车回学校,去月球检查培养槽。

    想着今天发生的事,聂鹏认为,假如当时接通了陈团的电话,他是决不会同意先行发货的,这无关保证金和报关手续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

    虽然事情不算很大,损失也还在可以挽回的范畴内,可是却令聂鹏对月球基地的规划有了改变。

    在他之前的构想中,依靠自己的传送能力和十米半径的安全领域,打造一处独立于地球工业体系外的生产基地是绰绰有余的。

    发电,研发,冶炼,农牧,甚至生活,虽然他知道这个基地的存在不会无限期的隐藏下去,可是毕竟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并且能够为自己提供长期利益的存在。

    应该是能够隐蔽多久,就隐蔽多久的。

    可是随着搬运体积限制带来的不便,信息隔绝产能低下的弊端逐一显现,聂鹏觉得,如果想要建成期望中的规模,那么只靠自已一个人,依靠自己薄弱的能量和不成型的基础常识,也许在人类真正建成月球基地的时候,自己的基地还没成型呢。

    再从长远来看,一座能够和地球保持正常联系的基地才是将其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可是如何解释自己往返月球的能力?月球基地又以何种形式同地球文明打交道呢?

    一边琢磨着怎样将基地合理的公布出去,一边检查培养槽,所有的培养槽数据显示一切正常,除去一只培养槽内的菌盒有了些许的紫色斑点。

    抬头看了下昨天挖掘的山洞,又看了看自己一身的衬衣西裤,放弃了继续掘进的念头,而是搬着那只放有紫色斑点菌盒的培养槽回到学校。

    取出菌种,取出变异的部分,利用三目光学显微镜摄取了变异体的动态影像资料和图片,留下了样本后,又将其送回了月球。

    将变异体的影像资料备注了相关信息,譬如培育时间,培养槽温度等,甚至还标注了1/6持续重力环境,聂鹏将其发送给了瑞士研究中心。

    虽然没有等来对方的回信,但是聂鹏相信,在逐步详实的试验资料积累下,对方会看到己方的实力,到了那时,距离伸来的橄榄枝就不远了。

    邮件写完寄出,在准备关闭电脑的时候,才发觉显微镜监控器里的菌种已经不再分裂,转而变为缓慢的蠕动。

    又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聂鹏发现这类新产生的三头菌体似乎已经失去了分裂繁殖的能力,而混杂在其中的原生菌体仍旧保持着正常的分裂速度。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收拾好实验室后聂鹏离开。由于昨天的连续劳动导致他现在浑身乏力,是该休息一下了。

    。。。。。。。。。。。

    转眼到了去棒子国的日子,这些天来聂鹏发现,之前做事较为随性的陈团,收敛了很多,原本随手抄来的员工手册,规章制度。这几天在他的修改下,也有了几分模样。

    陈团甚至借鉴了不知道哪个公司的管理模式,取消了上下班时间限制,而是设定了一套额外的奖励报销办法,比如超过下午六点下班的,可以报销一顿30元标准的晚餐,8点下班,可以报销回家的打车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