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见炊烟

    第一章 又见炊烟 (第2/3页)

年自己留下的历史的担子!

    糙米粥,炒藤菜,母亲一边喂小妹,一边数落父亲。

    1986年秋夜,一个普通的巴蜀农村里,一位常见的乡村孩童,六岁的徐三儿默默地喝粥,暗暗地想着三十六岁的世界,心痛如绞,面色如常。

    接下来的数日,徐山都在浑噩与纠结中度过,周淑芬虽然担心着调皮的儿子变傻了,但是正是农村秋收打谷子的农忙时节,还有才一岁的女儿,白日里哪能照顾过来,只有夜间暗自垂泪。

    徐光华眼看家里这般情况,遂请了大哥徐光中,四弟徐光雄,几个舅子前来商量,帮忙一次性把谷子收了,打算带徐三儿去医治。

    徐山父母与人为善,亲戚关系融洽,大家也都喜欢和疼爱平日淘气的三儿,眼见这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暮气沉沉,都十分着急。

    两天就将谷子收完,留下舅舅周忠明继续晒谷子和守家,不过周忠明小时也是脑袋受过伤,有时有几分傻气,于是又请小姨周淑芳看孩子,夫妻二人就带了徐山进县城。

    徐山自然知道自己身体没病,要说有病这也是心病。

    自己突然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又或者说从未来回到了现在,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脑袋全是2016年的日子,心里魔障,身体也就如行尸走肉般。

    一家三口走六里山路,到乡上赶上车去县城,前后花了将近三个钟头。

    这种儿时的经历重现,让清明节才开车回老家祭祖的徐山更加恍惚,不知何处为真实,何处为梦乡。

    庄生梦蝶?梦里若知身是客,岂敢贪欢!

    灰尘遍地,人声嚷嚷,三十年前的县城重现在眼前,徐山依旧木然。

    从徐光华夫妻的角度看来,儿子全然没有了以前来县城的欢乐、好奇和生气,更是着急。

    先是拜访幺爷徐正坤,徐家最是能干的人物,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县城轻工厂当技术主任,修建了一栋两层的小楼。

    幺奶奶农村妇女出身,心直口快,热情如火,待人接物十分周全,要不然也不会把幺爷爷这个大学生从省城的农业大学栓回县城这个小地方。

    她是当年徐正坤大哥也就是徐山爷爷做主定的亲,大学之前定的,毕业就回来县城,也是因为她,不然那个年代的大学生都是国家的骨干了。

    徐山看着这本该已去世的幺奶奶,总觉得现实与自己之间有那么一层膜,而这膜阻挡着一切,甚至都没听清满脸着急的奶奶在向自己说什么。

    吃过午饭,去县医院找大哥徐光中的隔房舅子郑思贤,又由郑医生引荐数个医生把脉问诊,大家都疑惑重重,断定徐山没病,要说有,也只有可能被电伤了大脑,但县医院没有这技术。

    后面重复几天的找医生,几名老中医也都束手无策,过程全是周淑芬低声的哀求和哭泣。

    徐山经历这一切,将母亲的伤心看在心里,隐隐触动,却又远不如想着2016的日子那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