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莫做花心郎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一章 莫做花心郎 (第1/3页)

    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他的心思多,要真达到万念俱灭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过渡,就是先要达到能够专心做事情的程度,即所谓一心一意。

    其实这也与老子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通,从赤子婴儿对世界的茫然无知,到对父母的言行、周围的事物感应,到各种知识、思考,人越成长,念头越来越多,要回复到“道”,就得从万物回到三,三回到二,二回到一。

    或许有些人,天生思绪单纯,就如郭靖,所以才能成为一代高手。但自己这样,算是聪慧之辈,念头多,反应快,举一反三,如今要想修成阴符术,就得让心思沉淀下来,慢下来,静下来,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像刚谈恋爱的样子,待之她唯一,眼里脑里都应该只是她的影子。

    有了这番偶悟,徐山立即着手从身边做起,做所有事情力争排除杂念,打扫屋子更加干净,宰的猪草更加整齐,小妹也再没有在他手下磕绊到,引得周淑芬一阵安慰,还写信给徐光华感叹,娃儿真懂事了,就是太懂事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但真到静坐修炼阴符术时,效果并不明显。前世的徐山就明白,操之过急则泄,当徐徐图之。他又想,这样琐碎的专注,应当持之以恒,但是不是可以找一个持续时间更长的事情,让自己专心于其中。

    这天徐山正要出门上学,周淑芬拉住了他,道:“三儿,忘记给你说,今天你外公过生,我们得回去呢。这样,你再换一身衣服,待会我们先到学校给刘老师请个假,然后直接去外公家里。”他自无异议,等母亲给小燕燕收拾一番,背在了背上,牵手出门。

    农村学堂管得松,请假只是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就一形式,毋庸赘言。

    普州属于丘陵地貌,到处都是绵延的小山丘。这一趟回娘家之路,后世的徐山开车就十多分钟,如今个儿矮,走来甚是辛苦。不过沿途见闻,晚秋余色,还是让他兴致盎然,乐呵呵,笑融融,偶尔还忍不住想高唱几句“绵延的青山百里长啊,啊诶。”

    外公周荣全居然不在家。周荣全是旧社会的读书人,凤山书院,就是徐山后来读的普州中学前身。周荣全在学校时参加过国民党青年后备军,没来得及上前线,就解放了,于是作鸟兽散,回家娶妻务农。

    说来徐山双老皆苦,都是幼时丧母,周荣全的妻子没熬过饥荒。大集体时,周荣全负责的一头牛因病死了,被人告发,获罪送去了边疆农场劳改。母亲周淑芬自小吃百家饭长大,在三外公周荣盛家常住,也就是小姨家,因此与她家最亲。

    而周荣全在那边表现良好,还入了军籍,在徐山隔奶时退伍还乡,每个月有一百多的工资领,算是因祸得福。他在家是老大,每月的工资都分给几兄弟补贴家用,平日少言寡语,但要是哪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