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章 (第1/3页)

    二

    还是伪满洲康德四年修建的一座四米宽的混凝土大桥横跨穆棱河两岸,它就像一条纽带将散落在穆棱河两岸的这些星罗棋布般的村屯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一个由地方人民公社,火车站,还有八面通林业局刚刚建立的储木段,和汽车队,在加上周边东西南北村屯,混合在一起的一个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小镇,也是伊林人民公社的所在地。

    火车站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建筑,颇具俄式风格,下了车便会让人有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

    在火车站对面,储木段空旷的场地上,新安装的十几台归楞装车专用的轨式的材油动力架杆机,像坦克车一般的并排的坐卧在道轨上。

    宽阔汹涌的穆棱河水昼夜的轰鸣着从桥下涌过,旺水季节走在桥面上,脚下就会感到阵阵的颤动,望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感觉整座桥面如同一艘轮船在向水流上方游动。在它的上游,一座刀削斧劈般的石砬子山。一分为二的东西分为两处,分立在穆棱河岸边,一道宽大的河提将一弯河水阻拦在石砬子山跟下,形成了一个水面很宽阔的人工湖泊,山顶上有一栋石头房子,据说这是满清时期的一个储存粮食的建筑,还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碑坐落在东面石砬子平缓的山顶上,上面镌刻着一个叫郝志英烈士的生平事迹,庄严肃穆。几棵歪脖子老柞树历经岁月的风雨,依旧顽强的生长在它们的周边,如同几个远古留下来的老人,还在执着的守护在这里,在为后人守护着一个久远而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在西面陡峭山体半山腰的崖壁上,一个直径近两米粗大的山洞口,就像石砬子山张开的一张大嘴,几分恐怖,几分壮观。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粮台山。

    小镇的中心就分布在它的山脚下,这个小镇也是链接乡下农村社屯的一个必经之地,也是这个周边十里八村的文化政治中心。一条南北向四米宽的泥土路不足一公里长,算是一条主要街道,在这条主道上国营人民旅社,人民饭店、供销社、粮店、俱乐部、国营理发店...依次排列在大街的两侧,都是砖瓦平房,只是形状有所不同,门窗宽敞明亮,多边形的外墙与街道路口相对应,别具风格。在沟里人的眼里这就是一座大城市了。多少年以来,它一直是周边山沟里的人们心中向往的一个好去处,尤其是那些年轻人。能在这里下一顿馆子;逛一下商店;看上一场电影;对所有的山沟里的人来说,就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了。

    就像事先约好了的一样,赵福堂的双脚刚一踏上伊林的这块土地,六三年的第一场雪也随伴而来,棉絮般的雪,绒绒的像雪球一般的在空中翻滚,远处的群山和就近处的民房都瞬间的消失在忙忙的雪海里,九月末的北方虽然还不是晚秋的季节,但枝头上的树叶早已凋零的看不到一点绿色了,穿着一身单衣的赵福堂走在风雪里浑身瑟瑟发抖....

    赵福堂最终要到达的目的地是郝家沟经营所,从伊林公社步行还要走四个小时的山路,如果不是这随伴而来的一场大雪,说什么他也要在半夜前赶到的。因为只有到了郝家沟子,他才会知道,他的此次东北之行是否会如其所愿,改变他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