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番外,西游记明代禁书的秘密

    第347章 番外,西游记明代禁书的秘密 (第2/3页)

是在骂我当过和尚啊!速速拉出去斩了。

    好嘛,可见老朱真是当过和尚了,那么他的法号又是什么呢?

    据说是叫如净,跟猪八戒的法号悟能似乎有些差距,倒是有点像沙和尚的法号悟净。可你又知否?朱元璋有个叔叔叫朱五六,他的法号就是悟空。哈哈,这便有些名堂了。再想想,朱元璋有个小名,叫做重八,朱重八、猪八戒,这两个名字又有几分相似呢?

    再提一句,我们如今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猪八戒显然是一头大白猪的喜庆模样,可若是一头野猪呢?苏东坡曾说过:“(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其实一直到宋代,汉人吃的主要肉食都是牛与羊,猪肉属于下层一般劳苦大众没法子才吃的食物,这与整个世界的吃肉习俗都是一致的。

    宋朝的使节出使辽国,才看到辽人的酒席之上,居然有猪肉,一问才知道,因为辽人在草原之上,牛羊多而猪少,所谓物以稀为贵,他们这是拿难得的猪肉来招待贵宾。而中原呢?恰恰是以羊肉为美,所以辽宋互市一项最有特色的交易,就是宋朝的猪与辽国的肥羊互换,换完了双方还都很高兴。

    到大明万历年间,中国人依旧吃牛羊肉为主,猪肉少见,肉价自然也稍贵些。万历二十年,当时一千斤牛羊肉大概是15两银子,而同等斤两的猪肉,却要20两银子。猪肉比牛羊肉贵,本身就说明国人的饮食,依旧是牛羊肉。

    一直要到大清,中国人才不得已改吃猪肉,在当时的美食家袁枚笔下,便出现了“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这样的词句。

    而在《西游记》成书的那个年代,猪还曾一度被禁养做家畜,理由很简单,皇帝姓朱,你居然还杀猪,岂不是要造反么?

    不许养家猪,那大明的“猪”岂不就是野猪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最早的形象就是一头长着獠牙的野猪啊!

    事实上,就连大明皇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