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名馆之争

    二十八、名馆之争 (第2/3页)

自这四大名馆。

    当然,四大名馆各有所长,总的来说就是十六个字,所谓“大北之文,华清之武,旦复之器,济同之土”。

    这是什么意思呢,字面上比较好理解的是,大北馆文修第一,华清馆武修第一,这就叫大北之文,华清之武,而旦复之器,指的是旦复馆善于用器械之类,基本上大汉朝重器,从生活器械到战斗器械,旦复发明应用得最多,包括动屋等设备,就是旦复研究开发出来的。那济同之土呢,则是指济同馆对于自然天理,以及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的奇门术数最为精通,乃至于捉妖除魔,斗神弄鬼等,济同都算是权威。但也因为这样,济同馆在四大馆中学员最少,因为有很多技术,并非日常所需。

    当然,这些说法都只是相对而言。四大名馆综合性人才多,大北、旦复、济同出身的名武将、华清等馆出身的大文臣也是为数众多。所以各馆之间,不断挑战这十六字的权威性。每个馆都试图把上述的十六字变成“XX之文,XX之武,XX之器,XX之土”,而这里面的“XX”二字,都希望只出现自家馆的名字,别家的馆,顶好是躲得远远的。

    也正因如此,这四个馆都是互相不服,互相讨厌,表面上时不时称姐道妹,实际上较劲起来,简直恨不得你死我活。特别是大北馆和灵修馆,建馆时间接近,同处一城,各自的特长都随时有失去其优势地位的可能,竞争得尤其激烈,明争暗斗,从不间断。从建馆开始,到现在经历一百多年,不但没有丝毫消退之意,反而愈演愈烈。

    大北馆的人认为华清馆的人过于狂妄,轻佻,缺乏涵养和底蕴,没有厚重感,他们有一句流行语是:“大北出才子,华清出疯子”。

    华清馆的人则认为大北馆的人过于保守,顽固,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潮流,所以也有一句流行语:“做傻逼,到大北,学聪明,去华清。”

    到了近十年,两馆之争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局面。

    八年前,华清馆出现了一个名为吕布的天才美少女,人美灵力强,在两馆友好交流会上,谈笑之间,一戟画成,大北馆的武将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