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国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四千字)

    第十九章 国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四千字) (第2/3页)

。彼得回赠了一些钻石和黄金,大致与小帐汗国送来的礼物等值,可能超出一些,单不会贵重太多。

    历史上,一贯贪婪强硬的俄国人,在中亚这里却栽了跟头。俄国人在中亚对待各汗国的举动,就和明清帝国对待它的藩属国一般,厚加抚恤,别人送过来毛皮,你送回去黄金,别人进贡几只羔羊,你回赠一群健马……

    不止如此,作为宗主国,俄国接受了汗国派过去的人质,多是汗王的子女乃至汗位继承人——这一点似乎比明清要强,可是问题来了,俄国因为在中亚没有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因此就对中亚汗国采取怀柔,正如上面朝贡礼物一般,在人质上也格外开恩——

    一开始,大家把储君送过来。

    后来,有汗王请求调换人质,换成其他儿子,俄国同意了。

    又有人提出换成旁系亲属或者更幼年(也更不重要的)子女、非正妻所生的子女等等,俄国也一一应允。

    好好先生啊!

    于是,各汗国的胃口就养刁钻了!

    什么?我送过去毛皮,你还给我布匹?等价的回礼?太过分了!竟然不给我黄金!简直藐视我!我XX汗国不听你们的命令!

    什么?我家那三儿子在你们俄国那待了五年了,给我放回来!换成我妃子去年新生的那一个!你们不肯,我XX汗国不听你们的命令!

    结果……俄罗斯帝国大多是怂了的。

    甚至出现了,汗国把三岁小孩送过来当人质,还指不定是不是汗妃私通的产物送过来接盘。然后打起来了,俄国连这人质也不敢处决,就怕和人家决裂了,最后还把人质给送回去……

    然后,汗王的贡品就只交些碎步啊刀具啊,指望他们玛瑙宝马什么的?你一定是醉了。而汗国的使节从俄罗斯回来后,要是汗国这里见不到俄国宫廷的丝绸金银,汗王就立刻发飙,觉得俄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那些自幼享受怀柔的货色,是真的这么觉得,不是装的!

    简直一股子大清药丸的既视感。

    彼得就对这种情况很苦恼。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当初在尼布楚和布连斯奇那咋咋呼呼的强硬去哪儿了?

    这并不是俄国外交就软弱。说俄国软弱,那是绝对不敢相信的。问题是俄国在中亚的行事准则有问题。

    中亚各汗国对俄国的臣服带有虚与委蛇的成分,俄国是清楚的。俄国也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但是,俄国其实所图甚大!他们也想与中亚各国虚与委蛇,达到鲸吞整个中亚的目的。

    加强力量,加强控制,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俄国却不愿意用,因为历史上中亚并非俄国的重心。

    所以,俄国不愿意用决定性的力量来征服中亚。在此情况下,俄国就出现了进退失据、“不合规矩”的问题。

    俄国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实际控制,但它不知道的是,其实在一开始他们是有希望加强实际控制的。

    中亚汗国哪里知道俄罗斯帝国的国策,它们在一开始对俄国是敬畏的,一部分汗国只是借助俄罗斯帝国的名望,但它们也不敢藐视俄国,始终认可俄国是强有力的国家。另一部分汗国真心要投靠俄国,并且可以接受俄国行使一定的宗主权。

    对于这些汗国的态度,俄国人又有何作为?

    一方面,因为力量不足,俄国用怀柔的手段对待中亚大部分汗国,而那些汗国是俄国所干涉不到的,于是,那些汗王越发趾高气扬,越发察觉到俄国的无能为力,离心倾向愈重,变本加厉地勒索、摇摆。与其说是藩属国,不如说是小流氓。

    另一方面,俄国的野心很大,于是,对于临近俄国的哈萨克各部,尤其是小帐,俄国就采取了一些过分的举动,硬是和民众对着干,坚持册封阿布尔·海尔家族为汗,破坏了规矩,激起了反对声浪,俄国扶持的家族失去对大块地区的控制。

    然后为了补救,俄国人又优待最初是想作为傀儡而扶持的家族,于是人家也意识到了俄国的软弱,同样愈发不把俄国看在眼里。他们挑战俄国的宗主权,拒绝交付人质,甚至纵兵劫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