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月光——围城

    第二十八章 月光——围城 (第2/3页)

,这个曲子也是十分有名的。不过不是因为音乐,而是因为语文。

    在中国,音乐课是否会上,主要取决于你的语数英老师是否都没有补课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注意,杜撰的。

    这部作品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喜欢第一乐章么,一般人应该更喜欢第三乐章。”杜康如此说道,“其实我一直都以为月光是专指第三乐章的。”

    “第三乐章的话,确实更有技巧。更像是感情爆发后的宣泄”浅井成实这么回答着,然后仿佛不好意思一般说着,“不过我从小就喜欢第一乐章。相比第三乐章要更婉转,惆怅。”

    “嘛,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其实我更喜欢第二乐章。”杜康这么说到。

    “第二乐章么。喜欢这个乐章的人可是很少见的。”浅井成实惊讶的说道。

    “第二乐章仿佛是一个渺小的人,在黑夜中遥望点点的星空。又像是星空在黑夜里俯瞰着人。两者因为夜的原因,建立起了游丝一般的关系。”杜康如此说道。

    “这种评价,还真是独特。”听着杜康对音乐的描述,浅井成实这么对话着,“就像是尼采说的,你在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说起来,李斯特也形容过第二乐章是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

    “嘛。其实相比贝多芬,我个人更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杜康这么说着,“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听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么。肖七的话,确实十分有名。”浅井成实想了想这么说道,“肖斯塔科维奇自己也说过,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杜康先生还真是富有斗志。”

    两个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都明白这首伟大的杰作所发生的背景。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如果没有91年发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