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沙俄占地资料

    第2章 沙俄占地资料 (第2/3页)

国侯 卢贤拔

    补天侯 李俊昌

    赞天侯 蒙得恩

    襄天侯 林大基 杨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黄期升

    匡天侯 黄维江 杨秀清姊夫

    助天侯 刘绍廷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翊天侯 吉成子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扶天侯 傅学贤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被韦昌辉杀死。

    卫天侯 曾锦谦

    后期重要的王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大事年表

    1843年

    7月 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

    4月 开始在广州一带传教。

    5月 冯云山及洪秀全到广西桂平传教,後冯云山转至紫荆山区一带,洪秀全回广东。

    1847年

    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在广州投美国教士罗孝全(I.J.Roberts),首次读到圣经。被其他教徒排挤而未受洗,之後写出《原道觉世训》

    8月 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

    1851年

    1月 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

    3月 洪秀全称“天王”

    9月 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 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

    4月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南王冯云山于全州战死。

    9月 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

    1月 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万。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3月 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 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5年

    1月 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 北伐军全军覆没,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被俘后遭凌迟。

    1856年

    年初 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破江北大营;石达开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月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被杀。

    1857年

    6月 不满洪秀全猜疑,石达开率10万太平军出走,建国元勋俱尽。

    1858年

    9月 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 三河镇大捷。

    1859年

    4月 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1860年

    4月 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 破江北大营。

    6月 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平军。

    1861年

    李鸿章办淮军。

    1862年

    2月 洋枪队改为常胜军。

    5月 李秀成大败常胜军。

    1863年

    3月 英国人戈登接任常胜军管带。

    6月 辗转多年重创清军,但军力殆尽,石达开于大渡河旁请降保全余部,被绑赴成都造凌迟,余部2000余人遭屠杀。

    12月 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

    1864年

    6月 洪秀全病逝,子洪天贵福即位,是为“幼天王”。

    7月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十四年亡。

    历史功绩

    其一,太平天国运动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给予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纲领性文件,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个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平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其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结局。

    其二,定都天京后,积极地实施对外贸易政策,并开展正常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等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对鸦片输入态度很强硬。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给侵略者当头一棒。1863年,上海港出口茶叶为1200万磅,比1858年翻了一番。1862年,在上海报关的轮船180艘,上海港进口关税收入为3370114两,两码头收入51960两,极其繁荣。

    其三,初步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金田起义揭竿而起,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清王朝。在意识形态方面,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平等思想。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至于反帝斗争,旗帜也非常鲜明。洋枪队头子华尔、法国提督卜罗德死在太平天国战士的刀下。1862年,有一个外国侵略者来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这充分体现了其爱国主义立场。

    失败原因

    但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

    一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

    此外,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但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论太平天国之兴衰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即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开始→稍具规模→全盛→分裂衰败→后期短暂重兴→全局失败的曲折过程。

    从发展过程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主要包括它的爆发、北上、定都、巩固政权和军事上的东征、西征、北伐。

    1851年1月11日,这一天正好是洪秀全38岁生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运动从此开始了。

    接着,太平军北上,同年秋,攻占永安。太平军在永安整顿建制。洪秀全在这之前已自称为“天王”。在永安,太平天国颁布了天历。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这对于加强领导,发展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诏令还规定,天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杨秀清实际上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经过短暂的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