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初临沪上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五章 初临沪上 (第1/3页)

上海自从《南京条约》签订后,作为五大口岸之一,发展迅速。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也齐聚上海,可以说,目前的上海是大清最开放的城市。虽然还没达到民国时期的鼎盛状态,但也有了数十万居民。

    英法两国在上海都有租界,也设有领事馆,舰队靠岸之后,联军直接进驻租界之内。桂良等人还未赶到,会谈无法开始,本就失势的李明峰彻底的成了闲人。

    闲得无聊,虽然不喜欢性格冷硬的龚半伦,在这里却也没别的熟人了,李明峰只好去找他解闷。

    这些随军的翻译都是住在领事馆中,龚半伦的房间离李明峰的房间不远,就是几步路程。到了龚橙的门前敲了半天的门也没见动静,反倒把旁边房间的一个英国翻译敲了出来。

    行船时间太久,这个传教士兼翻译,疲劳过度,正在房间内睡觉休息,听到门外敲门声不停,十分生气,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老熟人,同是英国使团的翻译,这才压下怒气说到:“李,你别敲了,龚的房间没有人。”

    李明峰看到打扰了别人的休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没想到打扰了您的休息,真是太抱歉了!乔治,你知道龚去哪里了吗?”

    那个叫乔治的传教士打了个哈欠,说道:“你和他那么好,竟然不知道他的家就在上海吗?”

    李明峰万万没想到这龚半伦是回家去住了,心道,口口声声兄弟相称,却把自己留在洋人堆里受罪,他自己反倒去享福了。

    又和这个乔治聊了半天,李明峰才知道,龚橙住在上海都超过十年了。乔治是从英国来华的传教士,他的教堂就在上海,所以对上海的洋人圈子里的事是了如指掌。龚橙因为深得威妥玛的信任,所以在租界里他还算颇有地位,一般洋人都知道有这么个人物。

    打听了半天才知道,龚橙就在租界里盖了栋洋房,离领事馆不远。

    李明峰出了领事馆,在门口叫了顶凉轿,道了声:“去龚先生家。”

    果然如乔治所说,在这英租界,龚先生的名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