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趁机扩大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一章 趁机扩大 (第1/3页)

1858年(咸丰八年)8月29日,清军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清军折损人马超过三万,大营统领德兴阿逃至扬州。

    此战之后,太平军在长江下游流域的势力大盛,江苏北部和上海都暴露在太平军的锋芒之下,清廷震动。

    上海的洋人也感到了威胁,纷纷要求两江总督加强上海防卫力量。

    李明峰拉着安德鲁向威妥玛请求加强洋枪队,威妥玛考虑之后,认为洋枪队的扩大,对于英国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这支武装力量毕竟是由洋人做骨干,并由李明峰这个亲英派做领袖。虽然洋枪队实际上不直接统属于英军,但是在立场上,绝对是亲英的。

    威妥玛特许洋枪队招收英国人入伍,并且从清朝刚刚支付的五十万两先期赔款中拨出十万两赠与洋枪队,并且借口要利用洋枪队保护在沪英侨,逼迫两江总督同意扩大洋枪队。

    在英国公使的强力要求和天平军的武力威胁之下,两江总督何桂清也特准洋枪队招收华人入伍和扩充军备,不过,最多只允许将洋枪队的总人数扩充到一标洋军,一标华军。

    一马标在清代是一千一百多人的配置,而在目前的上海,招收到一标华军容易,招到一标英军,却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点上,何桂清还是玩了个小手段。如此扩军,最多也只是一千多兵马罢了,能掀起的风浪有限。

    依靠着英国人的强力支持,李明峰从本就资源吃紧的江苏绿营中又拉出了两千匹强健军马和无数粮草,也算‘回报’了何桂清一把。

    海关护关洋枪队建立之后,在上海也算有了点名气,这次招人,在英租界和上海城各处设了招兵点。只短短不足三日,华人便已招够一标,其中多为在江北大营被打散而逃至上海的清军。

    英租界的招兵点招了十余日,招到英法美俄各国人士四百有余,其中多为来沪的水手和冒险者。

    招收完毕之后,将新收来的士兵打入到旧有编制之中,共有洋军两队,六百人,华军两队,一千两百人。此次招兵极为严格,要求身强力壮,曾习火器,擅骑马等诸条,所以这次扩军并没有影响洋枪队的精锐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