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结局

    第167章 大结局 (第2/3页)

回味起方才的美好,万俟景淳眼睛微眯,露出个愉悦的笑容,萧姝竟然没有生气,这是不是说明萧姝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他了?这可真是一个好兆头!

    钦天监上书泰康帝,言道,八月初八大吉,宜祠堂祭祖。泰康帝闻言大喜,下令礼部着手准备五皇子认祖归宗的一切事宜。

    等到八月初八这天,泰康帝领着皇室宗族的人祭拜过先人之后,慎重的接过宗正递过来的皇室族谱,在四皇子下面添上五皇子朱胤的名字——早夭的皇子不得记入族谱,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即便泰康帝再宠爱明妃,也不能违背。现在为了给自己的爱妃一个交代,也为了表示对五皇子的重视,泰康帝才郑重其事的开祠堂,当着皇室宗族的面添上五皇子的名字,同时让礼官领着身着皇子服的新鲜出炉的五皇子在祠堂祭拜。

    有了这一出,五皇子的身份将没有人敢再质疑。

    祭祖完毕后,泰康帝又令各州府贴皇榜,昭告天下,五皇子认祖归宗。

    五皇子的身份落到实处,下面就是该惩治偷走五皇子的忠勇王府。

    念在历代忠勇王忠君为国的份上,泰康帝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贬忠勇王为忠勇侯,爵袭两代始降。朝臣们听了泰康帝对忠勇王的惩治后,都大呼泰康帝仁慈,唯有忠勇王心里苦笑,比起世袭罔替的忠勇王的封号,一个袭爵超不过三代的侯爵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他也知道,能有这样一个结果已经非常不错,再多想,就是奢求了。

    跟贬斥的圣旨一起发下去的,还有扶侧妃冯氏为正室的旨意,据说这道旨意是明妃娘娘特意求来的。

    冯侧妃跟姜氏几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双方结怨多年,以前冯氏在姜氏手下求生,被姜氏害的此生只能有一个儿子,要说忠勇王府里面谁最恨姜氏,妃冯氏莫属,由此可知,姜氏落到冯氏手里能有什么好。

    冯氏成了正妻,世子之位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万俟景淞头上,万俟景润哪怕心里不服,也无可奈何,心情抑郁之下借酒浇愁,本就不强健的身体迅速的垮了下去。

    而姜芸还在做着成为王府嫡女的美梦,等到她真的被冯氏记到名下后,姜芸才知道什么叫水深火热。当年她背后有姜氏撑腰,没少和冯氏互别苗头,现在却要叫仇人母亲,姜芸只觉的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刚像以前一样讥讽了冯氏几句,就被冯氏身边的嬷嬷抓住赏了几巴掌,打的她鬓发散乱,脸红嘴肿,到了此时,姜芸才真正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忍不住崩溃大哭。

    冯氏眼底闪过一丝轻蔑,直接让人把她拉回她的院子里关了起来,并专门进宫向明妃娘娘求了一个嬷嬷教导姜芸的礼仪,什么时候姜芸的礼仪合格了,什么时候再放她出来。

    现在忠勇王一听姜氏的名字就觉得厌恶,恨屋及乌,对姜氏生的几个孩子也越发不待见,虽然知道冯氏在借机报复姜氏这边,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任由冯氏折腾。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

    自从三年前五皇子认祖归宗之后,五皇子的能力在朝堂上一步步显露出来,到了此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五皇子不但打仗是一把好手,就连处理起政事来也头头是道,丝毫不比那些从小受太傅教导长大的皇子查,甚至在许多事情上见解独到,往往一言中的。

    对于众朝臣的夸赞,最高兴的莫过于泰康帝。他一直觉得亏欠明妃母子,有心想要补偿,依着他的心思,在万俟景淳认祖归宗后就想要封他为太子,最后反而是明妃把他的念头压了下来。明妃言道,万俟景淳在朝中时日尚短,资历不足,能力也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现在册封他为太子恐怕朝臣不服,不如放一放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