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柯一梦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章 南柯一梦 (第1/3页)

    话说峨眉山自古就是蜀中名地,屹立于大渡、青衣之间,长江之上游,可说占尽形势。又因山高林密,四季常春之故,素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而蜀地多奇山怪水,人迹本应稀少。可自宋亡元兴后,蒙古人多瞧不起汉人,把汉人当做猪狗,任加屠戮。多数不堪忍受之人皆相继携家带口移入蜀地,自此蜀地渐渐人烟稠密起来。后虽皇帝朱元璋推翻暴元建明称帝,将蒙古人赶回漠北极地,天下重归汉人统治,但多数人也因习惯蜀中风土人情,不愿返回故里。而古时神权尤胜,自宋末明初近百年下来,蜀地各个山间也不知多了几百上千个庙宇寺观,其中峨眉山就是如此,大大小小庙宇寺观不下百个,年年都有不少善男信女前来祭拜,或问姻缘,或祈祛病延年,或求平步青云,不一而足。

    然因峨眉山高嵩入云,多有悬崖绝壁,故而庙宇寺观多在山腰以下,山顶却是人迹难至。旧时常有自大妄为者,孤身或结伴潜上高山处游玩,但往往一去不返,有的说被虎狼吞吃,有的说被仙人度去,聚讼纷纭。终究人类意志薄弱,喜生厌死,有前人之鉴,不敢再前。如此倒便宜了那些能推云排雾、修仙问道的奇人雅士,少去不少尘扰。其中蜀中名门——峨眉派便是坐落于峨眉金顶的一大修仙门派。

    峨眉派,创派祖师为文始真人,本名尹喜,其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又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在周朝时任函谷关令。偶一日楼观望气、远眺东方,见万丈紫气由东而来,知有圣人将至。不久太上老君老子骑青牛缓缓而来,尹喜求老君收已为徒,老君应之,遂二人隐居终南。不过几年,尹喜因聪慧勤修,已知大道妙法,老君甚慰,骑青牛而去,不知所踪。其后尹喜在老君所坐蒲团内发现一文,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内中所讲皆是为人处世、勤修道德之理,尹喜感念老君慈悲,遂将五千文字命名为《道德经》传至天下,以求教化世人,后《道德经》果传遍天下,至今仍存。

    其后尹喜遍游天下,又常收集道书研读。某一日闲游,来到四川峨眉山,见一奇景,乃是一矮峰在山水冲击之下,竟从山腹内冲出一条百十丈空洞,山水垂天而立,在金乌照耀下,甚是华丽。尹喜猛地似有所悟,想道:“似这小小水滴,汇聚成多竟可穿石,千年万年之后这奇景仍可存于世间,而我孤身影单,纵有万千法力,不过存于此界一时,百千年后能有人记否?”又仰望虚空,俯看群畜思道:“日有月替,月有日更,甚至畜生皆有子孙相传,老君道统岂可至我而绝。”遂起了开山收徒之心。

    后尹喜自号文始真人,在峨眉金顶以山为名创下峨眉一派。后文始真人于汉初飞升传道统于余道人,余道人于唐初飞升传道统于长眉真人,自此长眉真人为峨眉第三代掌教。

    却说那年正是明朝新立初春时节,正值金乌初升之际,远看东北方,有两道一紫一青剑气正向峨眉金顶追风飞来,来人正是长眉、允中、伽因师徒三人,正赶峨眉三年聚会之期。

    剑上允中已是心痒难耐,只盼着长眉早日正式收自己为徒,传正宗仙法,能够御剑飞行,行侠天下,不自觉的嘴角翘了起来。长眉何等修为和眼力,自然知道徒弟在想什么,也不多言,只是双剑剑光急转,长袖一挥,瞬间即逝。允中的行侠仗义梦还未醒,只觉天昏地暗,头晕眼花,却只有一息便恢复正常,眼睛还未睁开,只听耳边传来了数千声高呼:“参见掌教真人。”

    瞬间,允中就清醒了过来,赶紧睁开眼来,只见身处一座恢宏的殿宇之内,身旁仅有伽因一人,也是略显惊慌看着自己。允中侧身向后看去,只见有数千人屈身稽首向殿首行礼,再细看之下,只见大殿内由百根十丈余的通天巨柱支撑,地面也是成千上万块白玉石铺成,晶莹剔透,洁可耀人,众人仿佛踏光而立,当真犹如神仙一般。再缓缓抬头看向殿首,乃是一个殿中殿,只见内有一九层法台,大足三四丈方圆,高有五尺上下,由九层玉阶与殿面相连。另法台供有三丈高许道人圣像,只见圣像宝相庄严,灵光吐瑞,仿佛有真灵一般。就在圣像前上方悬有一匾额,上写道:“太上宝宫”,允中自然知道圣像便是峨眉排所供奉的祖师“太上老君”。

    允中仔细向老君圣像正下方看去,赫然站立的就是师尊长眉真人,正虚手托空,口呼“众同门不必多礼”,响彻整个大殿。

    允中再细看殿上众人,只见长眉左侧站着一书生打扮的道人,其穿着一身水晶色的儒袍,却又头戴冲云道冠,手执拂尘,显得怪异。而身后则站着十六位白发长须的长者,加上殿中近千人足见峨眉之昌盛。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俊有丑,有僧有道,有长有幼,有的大袖飘飘,有的窄衣短打,其中多数身负长剑,少数人拿着其他样式兵刃,皆是各有千秋气度不凡。

    此间众人允中师徒临行前,长眉也曾提过。穿着不儒不道,显得怪异的是长眉的同师师弟、自己的师叔水晶子。另十六位长者,是长眉同辈师弟,不过不是同师传授而已。另大殿内近千人,前面百十人是峨眉记入仙策的亲传弟子,另七八百人或是还未拜师,或是记名弟子未记入仙册的。

    因是初至,允中也不敢多番窥探,只是略微一观,但已知知峨眉兴盛。未容他多想,只听长眉真人淡淡笑道:“允中,你机缘深厚,有是个是有福德之人,若入我门中,苦心修炼,今世必可得道。伽因,你已是佛门中人,故不能入我峨眉府册,但今世与道有缘,可做我一记名弟子,居住金顶剑宫。”

    允中闻言,已听出长眉暗语,赶紧双膝跪地,向长眉拜了四拜道:“弟子允中拜见师尊。”

    伽因想必已知此事,虽做了记名弟子,仍无悲喜之色,向长眉拜了四拜道:“见过师尊。”

    长眉心中欢喜,口称:“善”,继而沉思片刻,道:“你二人今入我门,需知我峨眉乃玄门正宗,日后务必积德行善,以全善功,且要以维护峨眉昌盛为己任,若是为非作歹,祸连峨眉,必遭天诛。另外允中,为师曾与你说过,为师收徒一十三人,你是为师第十四入门弟子,还有有同辈师兄弟八百三十二人,前辈师叔十七人,还不快快参拜。”

    闻言允中稍微整了整衣衫,向法台躬身稽首道:“弟子左允中见过各位师叔。”见法台众人面露微笑,伸臂虚托,允中又转身向后,施礼道:“小弟左允中见过各位师兄、师姐。”

    “见过师弟。”听到众人应答,允中也暗喜众人认同自己,又回过头看见师父在点头微笑,赶紧向法台参拜道:“老君在上,弟子今日有幸拜长眉恩师为师,日后誓以除魔为道,光大峨眉为己任。”

    “允中,你机缘深厚,待此间事毕,你可与我暂住凝碧崖修行,待你功满之后再行开府。”长眉刚一说完,殿内众人便轻声议论开来,连允中也异常吃惊。他曾听长眉说过峨眉各处禁地规矩,峨眉弟子刚刚拜师后,则在峨眉金顶居住,和众弟子统一练剑修行,或下山行道。只有丹成之后,积攒功德之时才可不必久居峨眉,另寻他地开府。这且不谈,就单言凝碧崖,这凝碧崖乃峨眉圣境,位于峨眉后山,历来未经掌教允许,任何人不可私入,就连水晶子和其他十六位长老进入凝碧崖也需长眉真人首允,由此可见长眉真人对允中的不同。

    允中刚想说话,就见长眉阻止的眼神,只听长眉真人说道:“此次峨眉七年聚会之期老道不讲它言,只道性命双修金丹法。”

    长眉刚一说完殿内马上安静了下来。允中也知晓峨眉七年一聚目的,一则讲评七年之间众弟子功过,有功则奖,有过责罚。二则查看众弟子修行进度,评比第一。三则由长眉自下,每个长辈都要讲课说法,以相互品评提高。只是往期都是由前往后依次进行,今年却是长眉直接讲课说法。

    又听长眉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