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箭似流星射大将

    第17章箭似流星射大将 (第2/3页)

乱。

    作为秦怀玉的副将,薛纳就是城头之上军职最高的人了,顺理成章地接过指挥权,组织边军将士阻击突厥人。

    而且,他也没有立于胸墙之前,给突厥射雕手当靶子,而是由亲兵沿胸墙分别立起几张大盾,盾牌与盾牌之间留下尺许空隙。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小心翼翼地游走在不同的铁盾后面,侧着身子从空隙中观察敌情,从而发出相应的指令。

    这并非是薛纳贪生怕死,而是有秦怀玉这个前车之鉴,他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射雕手,顾名思义,就是能张弓支箭射下雕这种空中之王。

    射雕,就是考校射术的一种标尺,以此来区分普通射手与神射手。

    射雕手,不仅要射术出神入化,而且,要臂力惊人,至少能开三石硬弓。

    而最高级别的射雕手,甚至能拉开四石弓、五石弓,一箭能射倒奔马,不过,这种射雕手极其稀少,出现一个,那就是草原部落的宝贝。

    薛仁贵当年号称“三箭定天山”,其射术之精湛可想而知。

    其实老薛就是最顶级的射雕手,薛纳作为老薛的儿子,在射术上也没有给他老爹丢脸。

    就凭那箭的力道和式样,以及隐约看到的射雕手身影,并因此估算出出的距离,薛纳推测出这个射雕手用的至少是四石弓,甚至有可能是五石。

    一般情况下,射雕手在部落的地位尊崇,出现在战场之上的目的就是为了狙杀对方的大人物,极少对付普通士卒的。

    一方面是出于射雕手的骄傲,另一方面,射雕手拉开强弓的数次并非无止境的,一般情况下,能拉开几次就会力竭,要修养一定时间才能恢复。

    大战任然打得激烈万分,甚至是惨烈无比,双方的打法未变,突厥人以骑射之术攻击,而唐军在防守之余以弓箭和强弩反击。

    伤亡依然在增加,每一刻都有人倒在,有突厥人,也有唐军将士,只要是血肉之躯,中箭之后都一样会疼、会惨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