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会打铁的铁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章 不会打铁的铁匠 (第1/3页)

    永和三年冬,建安城。

    一场迟来的大雪洋洋洒洒的下了大半个月,对于建安城来说这场雪来的正是时候。再晚半个月,北方那群茹毛饮血的“蛮子”说不定要南下“打草谷”了。

    如果是在往年,建安城城坚兵固,城内屯的粮食不可计数,蛮子南下自然没什么可怕的。但今年不一样,四月份的陕甘回乱直到现在还没平定下来,从陕甘逃难过来的一百多万难民一路穿过山西、河北到了京都。到了京都过后,当朝宰相大笔一挥决定以陕甘之民填辽宁,一百多万的难民又领了两个月的干粮和冬衣跋涉千里来到了传说中的辽宁,大萌的北地。

    当许明从一起的前往辽宁的难民口中听到“陕甘回乱”、“辽宁”这些词时,许明是懵逼的。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许明自然知道陕甘回乱是什么玩意,也很清晰的记得陕甘回乱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然而,这大萌永和三年是什鬼!!!

    在懵逼几天过后,缓过来的许明四处打听之后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处境。首先穿越了这是肯定的,但是穿越的地方并不是中国古代的某个朝代——这个所谓的大萌,许明发现它相当于是中国历史上1644年过后又强行续了一百多年过后的大明。穿越的形式貌似是魂穿,这具身体原来来的“宿主”也叫许明,逃难的途中受不了辽宁的冬天得了风寒在某天夜里一命呜呼,第二天天亮过后身体的主人就成了许明。

    许明,性别男,年方十六,至于是何方人士,许明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难民中混了几天唯一让他比较高兴的消息就是因为以前的“许明”是个铁匠学徒,在他穿越过来前已经被建安侯侯府从难民中挑出来吸收为建安城的新“居民”。

    当然,居民什么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就是卖身给侯府换口饭吃。

    没等许明将“自己”穿越过后的身份捋清楚,侯府的管家遣人去将这批新招募的流带去听侯府大管家的训话,训话的内容无非就是先介绍一下建安侯的历史多么的牛逼,未来多么的闪耀,北地的冬天多么冷,侯爷多么的仁德,然后讲的差不多了总结一句,若非侯爷仁慈收留尔等,尔等必定活不过这个冬天,为了报答侯爷的救命之恩,尔等得为侯爷效死力。

    管事在上面讲的激情四射,许明却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若非旁边一哥们时不时的提醒一下,怕是早就睡着了。待管事讲完过后,从旁边唤进来了一队府兵,府兵挥舞着兵器押送着难民出了侯府。

    随着府兵走了小半个时辰,过了内城墙,难民们来到了位于城西北的北大营营外。和许明在现代时电视剧看到的军营相比,北大营的建筑风格更加狂野和冷冽一些——土坯垒成的矮墙上面零散插着削尖了头的铁木,铁木上凝固着暗红色的血,迎着血色传来的是营内军士训练的号子声,在血色的渲染下号子声染上了不少杀气,吓的胆小的难民抖得跟筛子一样。没等多久,守着营地大门的军士验完了领头府兵的腰牌,放难民们进了营地。入营后又走了一刻钟,难民们才算是到了他们的第一个目地地——北营校场。

    许明所在的这批流民是到达校场的最后一批,或者说是建安城从难民当中招募的最后一批工匠。

    “报何将军,所有工匠都已到齐!”把难民带到校场后,领头的府兵先是安排人手组织难民跟着前几批的难民排好了零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