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此合伙人非彼合伙人

    第四章 此合伙人非彼合伙人 (第2/3页)

协商在完成对HAC的收购完之后,几位离职高管所持的股权问题。你知道的,国内公司还是希望以协商为主,不想让国外的媒体有任何发挥的机会。”

    我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表示同意。心里其实在等着他回到头等舱。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轻松一些,边看书边思考。我往往在对一件事苦思冥想没有结果的时候,主动去做另一件不相干事情,这个过程中反而会有灵感忽然闪现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张巡没有回头等舱,他一直坐在我旁边的位置上。十四五个小时的飞行,除了短暂的睡了一会儿之外,他一直在给我讲解这次需要面对的HAC几个高管的履历,以及他们在谈判中可能使用的策略。

    他拿给我的资料异常详实,其中一位在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反犹运动。恰巧在HAC董事会,主要成员是犹太人。这个污点无疑会让他失去最重要的盟友。这些材料是经过挑选的,我相信他收集的原始材料之细致绝对能让看到的人受到惊吓。

    披露这些关涉他人隐私的细节,并且这已经是二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我心中隐隐觉得不妥。但是,谈判本就如此,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哪里会有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我更不想在此时为自己找麻烦,便闭嘴不言。心中暗想,绝对不能与此人为敌。

    我在飞机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消化这些内容。关于张巡那个让我直觉不好的神情,也许是我虚惊一场。看着这些人的履历,我非常确定,与他们谈判是一件有着极高难度的事情。

    有些出乎意料,来到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了一份长达152页的保密协议。所有条款都是针对这次谈判拟定的,内容细致,责任明确。虽说算不上苛刻,可即便是张巡这种以工作严谨著称的大律师,也不会无端的要求自己的助理在这种情况下签署严格等级如此高的保密协议。

    我试探着问道:“是不是之前的安排有什么不妥,需要临时调整。”

    “之前的安排全部作废。从谈判的时间、地点、次序到使用的策略都需要重新拟定。”他眼神冷峻的看着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叫你来了吗?”

    我恍然大悟,“你的项目组有人泄密了?”随即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不怕我也泄密?”

    “第一,时间上,恐怕来不及。第二嘛…….”

    “第二是什么?”看他故作神秘,不肯把话讲明白,我便自己问。

    “以后有机会告诉你。”

    “好吧,你不想说,那我也不问了。”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的思维开阔但不够严谨,在我提出第一个方案的时候,张巡便发现了这个问题。

    “你很快就能抓住关键点,看出症结所在,提出的策略也很有针对性。看起来不错,可是,在实际操作上非常吃亏。”

    我不解的望着他,“此言何意?”

    他拿出自己先前拟定的方案给我看,笑道:“看了不要自卑啊!我花的时间多,情况也更了解。你主要看我思考问题的方法。”

    “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有的假设都经过量化思考。看来我想的还是太简单了!跟你的一比,我的方案到处都是漏洞嘛!难怪你懒得讲。”我又高兴,又沮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