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盛世再起

    终章 盛世再起 (第2/3页)

支援,这四处节度可一次替换,撤销节度使府僚,只留大都督府;

    陇右、河西主要用以防备吐蕃,关系重大,可先行缩减其辖地,陇右只留鄯、廓、兰、河四州于陇右节度使之下,河西只留凉、肃、瓜、伊等州于河西节度使麾下,待大破吐蕃后再慢慢彻底削减,不使地方有失;

    至于北庭和安西,本就远在西域,来往不便,若是贸然削去节度,各州各自为战,恐怕西域局势难以久持,不利西北安稳。而且北庭和安西两镇的钱粮多依赖大唐供应,易于控制,可将安西、北庭两镇易名为大都督府,易其名,而不改其地,使称安西行军大都督府、北庭行军大都督府。陛下以为如何?”

    李泌之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既削了节度使,也不至使边镇混乱,倒也颇和李瑁心中所想。

    所谓大都督府,掌军不掌政,管兵不管民,在地方自然不会似节度使那般掀起滔天巨浪,也易于掌控地多。

    李瑁听了李泌的建议,不由抚掌道:“长源之言甚合朕意。朕之所忧,无非藩镇与世家。世家之策非一朝一夕可为,或许穷极数朝,然藩镇之策有长源所言,当可于数年内缓缓归矣。”

    ——————

    靖难元年,河北之患平定,大唐海内再复安宁,大唐用了仅仅一年的靖难年号也随之告终。

    公元753年元日,皇帝李瑁于元日朝会之上宣布改元永乐,以喻大唐万民永世康乐,再无兵患。

    随后,李瑁便以圣喻布下了几道足以令世人震动的旨意,与此同时,也实现了李瑁对他那些潜邸从龙之臣的许诺。

    敕封翰林院使李泌为临漳郡王;敕封左武卫大将军,北伐元帅李光弼为广宁郡王;敕封陇右节度使马璘为扶风郡王;敕封河西节度使崔乾佑为武威郡王;敕封左卫大将军、并州大都督武彦平为定襄郡王,其等郡王只封一代,其子则降封为国公。

    另外,李瑁又封原背嵬军兵马使李晟为松洲大都督,主掌西南边事,镇抚南诏、吐蕃;封新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