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风险舰队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四章 风险舰队 (第1/3页)

    看着韦恩已经服软的程浩打算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原本紧闭的会议室的大门却被人开启了,一名慌张的传令官急忙喊道“大副,司令官阁下刚刚发来的命令我们立刻转向,据说是来自柏林的命令!在大西洋的英国舰队已经四面八方向丹麦海峡极速赶来了!”

    “英国舰队已经开始向我们赶来了吗?”看着下面窃窃私语的低级军官们,程浩立刻敲了敲桌子,大声的喊道“肃静!”

    庞大的皇家海军即时如今已经变得日落西山但是对于此时的德国舰队来说还是不亚于一只巨兽,对于英国舰队的恐惧和来自骨子里的血仇早就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埋下了,当时的德皇威廉二世与海军元帅提尔比茨打造的庞大的公海舰队的目的并不是打算与皇家海军决一雌雄而是为了威慑英国舰队!

    “风险舰队”使最强大的海军要毁灭它都须付出极高的代价,代价之高将损及其世界海军的地位,于是只要想到此种风险,即足以产生吓阻作用。而“风险舰队”的规模也不必太大,只须达到英国在北海可用兵力的2/3。

    换言之,在德国建成大海军的前提下,英国虽然依旧有可能对其加以攻击、甚至取得全胜,但遭受的损失之大,必将使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法抵御其它国家的挑战,从而有可能丧失海上霸权。权衡利弊之后,英国将接受德国成为第二号海上强国的事实,大海军=海外利益=世界大国。这就是当时德国高层的主流想法。

    “风险舰队理论”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冯·提尔皮茨提出,最早用于一战前英、德海军主力舰及双方舰队实力的对比,进而引申至国家战略层次的一种策略。

    提尔皮茨元帅甚至还希望按照“风险理论”建成的公海舰队能充当“世界政策的杠杆”,以便“不必在其他任何地方直接投入力量,单靠北海中的舰队就能影响全球”。20世纪初德国的整个海军军备建设计划,几乎都是依据“风险理论”来操作的。

    但是德国不像英美海洋国家那样有辉煌的海军历史资源可供汲取,普鲁士擅长的是陆战,精通的也是以拿破仑战争为模板的近代陆战理论目的是在不必真正进行决战的情况下,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