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遗传》第二章 遗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基因遗传》第二章 遗传 (第1/3页)

    自从星外纪元元年后,人类社会也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维维尔人,主战派绞尽脑汁,想了多种应对办法,其中生化学家丁北海教授在助手王诗涵的辅助下,研发出了人类DNA遗传密码的新形式!

    众所周知,人类大脑的利用率连百分之十都不到,其中大部分空闲。

    曾经有许多种猜测,包括外星人封智论,人类退化论,基因重组无用论,等等,而最具信服力的,是丁北海教授根据星外纪元前ENCODE项目的深入研究,已经认为垃圾DNA也有它极为重要的作用。

    DNA为双螺旋结构居多,而许多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序列没有参与蛋白质的编码合成。这些垃圾DNA,很多是在人类基因重组过程中,将夫妻双方交合之前一直没有用到的生理机能自我封闭的体现。

    而丁北海教授最新发现,人类某一段三级DNA超螺旋结构上存在一段基因编码,合成的蛋白酶可以促进新生儿大脑对父母双方都一直没有用到的、储存在大脑深层里的知识进行翻译。

    这样,就使得基因改造过后的新生儿,一出生便有了父母双方各一半的知识储备,所以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具备了30岁左右的知识,而激发的知识来自于父母随机的一方,因此孩子的心智一半属于父亲,一半属于母亲,父母知识越多,孩子遗传的也就越多。但在许多领域,是相同的知识(比如吃饭、走路);而其他领域,则是一片空白(比如爸爸会弹琴,却遗传了妈妈不会弹琴)。

    学校,就是帮助孩子在短短几年,把纪元前30岁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全部捋顺一遍。

    自从基因激活技术商业化以来,许多家庭在怀孕之前,都会在受精卵和精细胞里注入一种激活酶,一旦这一个月怀孕成功,那么后代,就有99%的概率能够遗传父母的知识储备。

    人类科技飞速发展,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相当于站在了父母的肩膀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且可以利用年轻好用的大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