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敌援

    第二十章 敌援 (第2/3页)

子,嘿嘿,连小命都不要了,不肯指出那虚空兽皮的方位,反而劝我莫要深入。”

    许御道:“恐怕姬先生已开启了阵法,我等当速速前去,免得彼此再有失手,一发不可收拾。”

    胡惟庸表面连连应是,指了个方向,全速前进,其实却不置可否,心中还暗暗冷笑。不过他对许御这人的为人自认为拿捏得很准,所谓不叫的狗才咬人,这家伙隐于朝野,看起来清心寡欲,实则是个杀人如麻的老家伙。别看这老家伙好像是来劝架的,到了打杀的时候,可不会手软。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诸子百家各脉,早已名存实亡,绝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人丁兴旺,门庭若市。相反,很多诸子后人,为了生存下去,要么投奔某一望族,成为客卿,实际上是寄人篱下,给人当打手;要么干脆单干,地下打黑拳,和人搏命,挣点血汗钱;要么就是退隐深山,做了隐士。时代在更迭,年轻人的圈子,很难真正融入这些自负清高,实际上和时代脱节的所谓高人,更不要说能谋个一官半职了,就算做了官,也绝不会做大官。

    当今社会早已是不出圣人的时代。这并不是说世上已没了圣贤,而是圣贤已不能教化世人,因为大多数世人自认为都活得很好,即便有圣贤出世,也成为了“食古不化”的顽固分子,不信那一套。譬如人们并不吝啬七宝布施佛陀雕像,但真正信受的又有多少?真正认可佛家那套传承的又有多少?

    也许像徐达之流,还秉承兵家正统,但他也并不是没有付出,在他和高岳斗法之前,他绝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在深山老林里开辟一座洞府,用来修炼,枪法就能练到佛祖“步步生莲”的境地。

    要想修炼,就得有资源,尘世中有没有资源?绝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多,拿着把锄头,碰巧在某悬崖峭壁上就能挖到一株千年老药,千里奔袭,去天山走一圈,九死一生,就能采一篓天山雪莲,这样的桥段,并不现实。

    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诸子百家的后人,非要和守护者一脉过不去?

    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大仇,先人的尸骨早已经化了,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守护者第一代和第二代太狠了。“守护者”这三个字,是创始人黄龙道打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