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玻璃镜子

    第十九章 玻璃镜子 (第2/3页)

物品。有平面镜、曲面镜两类,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用的是铜镜。

    到了16世纪才有人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18世纪末制出大穿衣镜并且用于家具上。

    锡汞齐法虽然对人体有害,但一直延续应用到19世纪。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使玻璃镜的应用更加普及。

    由于目前的工业水平,还无法制作出硝酸银溶液。

    而现在余再兴要做的就是用锡汞齐法制造镜子。不过为了工人的安全,余再兴决定采用一定隔离的方法来制作。

    至于玻璃的主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等,有了作弊利器,余再兴早就按照后世记忆中的矿产分布,提前以极小的代价买下几座山头。

    锡是中国先民认识最早的几种金属之一,汞在春秋时期也开始使用,但锡汞齐最早大概于战国时期出现。炼丹术兴起以后,锡汞齐得到炼丹家较多研究与应用,被用于制造药银、炼制轻粉与粉霜、磨镜等用途。除此之外,锡汞齐还被用于医学补牙、手工业焊补铜器等。

    蓄热室两侧,匠人轮流拉着鼓风机将蓄热室中煤炭的热量吹向熔炉中,等待了一个半时辰的时间,余再兴让匠人打开熔炉的盖子。

    一股热量从炉子中喷涌而出,余张强和几个匠人吓得躲开很远,见没有爆炸或火焰飞出来之类的恐怖事件以后,才慢慢走到熔炉前,凝视着里面翻腾的红色液体。

    萧二说道:“大人,这里面的东西好像融化了。”

    余再兴走上前去,看着里面是类似岩浆一样的液体,这就是玻璃液了。

    “把陶管给我。”余再兴对萧二说道。

    接过长约一点五米的陶管,余再兴从熔炉中挑出一团玻璃液,快速将玻璃液的一端在滚板滚动,这是为了让玻璃液均匀分布。

    这时余再兴向里面吹了一口气,迅速用手将管子堵住,玻璃液中很快出现了一个气泡。

    接下来,他又反复在熔炉中软化玻璃,裹玻璃液,最后将玻璃液送入模具中。

    一边吹,一边滚动,玻璃液快速充满了模具。

    冷却过后,一个长短不一,圆形不规整的玻璃瓶出现了,余再兴叹了口气,自己也是纸上谈兵,手艺不行啊。

    当他羞愧难当的抬起头来时,却看见一屋子的匠人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脸的崇拜。

    萧二喃喃道:“我的天,这个瓶子为什么会这么漂亮。“

    其他匠人也是连连惊叹,看向他的神色,令余再兴一阵恶寒:“买糕的,我可不是玻璃。”

    “看见了吧,这就是玻璃吹制术,当然了,玻璃吹制术博大精深,下面你们要慢慢实践我教你们的方法,把各种玻璃器皿生产出来,来吧。”为了教学大计,余再兴只得厚着脸皮说道。

    机械厂一共八十个多个匠人,却有六十个还是学徒。

    玻璃坊开工前,余再兴挑出了三老九新比较忠诚可靠地,做为玻璃坊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