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扩军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九章 扩军 (第1/3页)

    八月初十,太洪村西面洪军社的校场。

    刚将占地3亩扩大至10亩地不久的校场的空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汇成一了片人群海洋。

    余再兴站在地势较高之处极目远望,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黑压压的脑袋,颇具铺天盖地之势。看那数目,足足有三千之多。

    团练不属于正规军,只有禁军才能算得上朝廷嫡系,即便厢军也只是地方守戊部队,而‘团练’说白了也只是民兵队伍而已,所以称呼上比较尴尬。故而对外称呼团练,对内称之‘遂城保卫团’,由余再兴任‘团长’,余厚道为‘团副’,学政堂主官施易元调任团长吏,主要充任文案、安抚等文职工作。

    原有的“洪军社”的称呼此时已不合时宜了,经过大家的一阵商讨,成立团练的宗旨是保家卫国,抵抗胡虏,遂改名为“破虏团”。

    眼前这些人大都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壮,大多数穿着破破烂烂或打满了补丁了的粗布衣衫,在一些身穿太洪精布的练勇们的指引下下站成了几个歪歪斜斜的方阵。

    这些便是遂城团练刚刚招募到的新兵。

    从七月下旬接到临安府的任命开始,余再兴派出去十几路招兵队伍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除了少数几路没有完成派给的任务之外,其余各路的收获都不小,总计招募到精壮五千余人。

    通过政审、跑步、举石锁的考核,刷掉了2000人,除了愿意留下到太洪村和安阳铁厂的工厂、建筑工地、农场的1200多人外,还有700多人拿着补偿的每人五贯跑路费,打道回府。

    即便最后留下的3000人还是超编了,但余再兴打算拔出500人做为安阳铁厂矿丁编制,余下的1000人悄悄地送上青龙寨屯田、训练,当然对外肯定说是第二次考核刷下了。

    在乱象初现的宋末,大多数农户,那些青壮们在地主乡绅的压榨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虽然有种根深蒂固的‘故土难离’,但听前来招兵的人说,一旦入伍,家里便能立刻得到五贯钱安家费的补贴,而且自己便可以穿上新衣裳、天天吃上大米白面,想了想最终还是同意加入军伍。

    按照余再兴事先的安排,此次招募到的新兵先在太洪村校场附近安顿下来,进行三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之后再根据他们的表现把他们分为战兵和辎重兵,有骑马基础的选拔为骑兵等等。

    由于新兵的营房还没有完全扩建好,为了安顿新兵,余再兴下令将大部分的行军帐篷拿了出来,在校场附近扎下了一片临时营寨供新兵们居住。

    刚从地头放下锄头的新兵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看到老兵们冒着炎热的太阳不断地训练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当余再兴与一众都头、队官们出现的时候,刚才还在窃窃私语的新兵们立刻彻底安静了下来。新兵们看着这些将官以及他们身后那些老兵们那精气神,以及经过前些日实战厮杀中带来的杀气,让这些刚从农夫转换身份的新兵蛋子几乎不敢直视,纷纷垂着手小心翼翼地站在原处,眼睛盯着身前地面不敢动弹。

    看到新兵们拘谨的样子,余再兴和几个营长、都头们不禁笑了,这倒不是因为从他人眼中的敬畏中找到了优越感,而是因为眼前的这些老实巴交的兵员正是洪军社(今后开始称之‘破虏军’)需要的。

    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如果与兵油子比斗嘴,比见风使舵,比战败时脚底抹油多半不是他们的对手,但却有着一个最大的好处:这些人品性良善,身上没有不良作风,就如一张白纸,容易接受严苛的规章制度。为了吃饱肚子,绝对会服从命令甚至逆来顺受,一旦经过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便能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