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深耕根据地(三)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四章 深耕根据地(三) (第1/3页)

    太洪村位于大峡谷两条溪流交汇处,村入口处宽仅21丈3尺,大有一夫当关的险隘。

    此时,还没有后世建于清乾隆时期的那座古石桥,村民去遂城还的趟水。后来余再兴开发安阳铁厂后,搭建了一座6尺宽的木桥,但每到汛期总会被洪水卷走。

    此时,余再兴和城建司主官余公明,副司长李二狗,以及一些石匠、泥水匠老师傅们,正站在桥边指指点点。

    石匠王大明说:“大人,你看此处如建一座您提的标准石桥需高3丈2尺,宽2丈2尺,那需要的石材海量,按我的估计最起码20多个石匠需要开采三年的石材,方能满足建设。”

    泥水老师傅谢春明说道:“大人,建石桥需要糯米、石灰、沙泥拌成三合土,那沙泥可以就地取材,石灰麻烦点到三十里外的十八坞也有买,就是糯米需要的量就太多了。”

    后世在此溪面略窄处,两岸是千仞绝壁,绝壁腰以下,有石桥一座横架溪上。石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之春,落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之冬,“首尾四载乃告竣焉”。

    这座太洪村卷桥凝结了太洪村义民余士万父子两代人及卷桥建设者们的心血,是余氏父子乐于公益事业的善心体现,也是余士万孝心表达的一种方式。不孝之子焉能克勤克俭以实现先父之志耳。

    后世太洪村卷桥共有三个门洞,桥长三十余米,高十余米,全桥以条石构成。

    虽然此桥古朴大气,一直让太洪村后人孜孜不倦地追寻前人的那一片谆谆善心,但毕竟几百年的历史更迭,在清朝那个年代看起来宽阔无比设计超前的石桥,已经跟不上历史的脚步,最终淳杨线规划之初就避走古桥,从此太洪村人去县城坐车,必须要绕过古桥走两里路到山下村头,让这座古桥沦为后人观赏的古物。

    思绪回到宋末,余再兴决定将这座桥建成比万里长城还要雄伟的要塞堡垒。后世这座桥可是建了整整四年,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余士万以个人之财力来承担,难免力有不逮。现在余再兴可是有着海量的资金,庞大的建筑队,大量的带着一腔激情的建筑工人、村民。

    不过要想快速将此桥完成,就必须让水泥提前问世。

    水泥的制作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叫做生料,然后放进水泥窖中进行高温锻烧,1450度时得到熟料,再与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成为水泥。

    石料取材非常方便,太洪村其他产出不算多,但石材可是从村头到邻村绵延十里,都可见整片石山。

    村头小溪中造桥墩,无需深挖,因为鹅卵石下不深之处就是整片的大岩石,比一般桥墩打桩后还要稳固。

    余再兴打算桥墩用石材,粘合剂就用水泥了,桥面就用水泥混凝土,反正安阳铁厂也能制造钢筋了。

    按下石匠师傅们开山取石不提,第二天余再兴率领一批泥水师傅们集中一起攻关水泥制造。

    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不缺,先混和一起进行试验,他们在山坡地上开辟了一个窖,把作料投进去,不断地进行火力调整,观察其成果。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粉末,和水混和,干了之后即成。

    起初,许多泥水匠见余再兴放弃三合土,改攻什么劳子‘水泥’,有存心看笑话的打算,但当第一炉成品出来后,他们有了兴趣!

    产出的泥粉与水混合,干硬后即成了坚固的泥面!

    脚踩不烂,拳打生痛,牛蹄不破,水淋无妨!

    “诶,还真有这种物什!”

    当然,这种水泥还只是试验品,不可避免的存在瑕疵,铁器轻轻敲过,泥灰就扑扑地往下掉。

    师傅们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伟大的发明摆在他们的面前,将会改变千百年建筑史!

    虽说这一切思路、资金都是余再兴提供的,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他还是对几个泥水师傅说:“你们会在建筑史上留下大名的!”

    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