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火炮试射 上

    第三十八章 火炮试射 上 (第2/3页)

个精细的活,一次失败造成的损失很大,而且也将会大量延误铸造下一门火炮的时间。

    所以在浇筑火炮之前,余再兴又吩咐现场的匠人,要严格按照铸造火炮的程序一步一步来。

    在徐有福的监管下,一个匠人在铁模的内表面开始涂刷细稻壳和细泥沙混合的涂料,这两样东西的准备也十分严格,稻壳碾碎成粉末,又用筛子筛了三十余次才得到均匀的粉末,而泥沙也基本如此,里面的颗粒基本上大小相同。

    这是为了避免炮身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炮身和铁模粘连在一起,否则火炮和铁模到时候会一起废掉。

    第一层涂料涂刷结束,匠人再次涂刷第二层涂层,这层采用的是磨成粉末状的细煤粉。

    目的很简单,是为了渗碳,众所周知,铁中的含碳量越高,铁的硬度就越大,这层煤粉涂层在浇筑铁水之后会深入火炮的外层,让火炮的外壳变得坚硬,从而减少火炮的炸膛率。

    这两样涂层的涂刷也十分讲究,务必要均匀仔细。

    待匠人涂刷结束的时候,这时徐有福又检查了一遍,让徒弟陈福把一些出现瑕疵的地方再处理一下。

    接着才让打下手的匠人将铁模用铁箍箍紧。

    同时一些匠人开始将铁模烘热,避免铁水在接触铁模的时候外层铁水冷却过快,影响渗碳效果。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便是将陶芯塞入炮模中。

    一般来说,生产火炮需要的使用泥芯,但是余再兴吸取了后世的经验,为了让火炮质量尽可能提高,他决定采用陶芯。

    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过在陶芯中间注入实现火炮内侧的快速冷却,从而提高内膛的强度。

    而这个过程也叫紧水。

    “开始吧。”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余再兴满怀期待地问道。

    点了点头,徐有福的神色激动,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太洪村第一门铁铸火炮终于要诞生了。

    此时在场的人都十分紧张,徐有福在衣襟上搓着手心的汗水,声音中充满着颤抖的喊道:“浇入铁水!”

    一声令下,一个匠人忽然打开高炉的炉门,红色的铁水带着炙热的气息从高炉的管槽流淌下来。

    即便距离高炉有五米远,在场观看的高级军官们依然感受到脸上一股烘热的烘烤感。

    而近距离劳作的匠人更是大汗淋漓,但是此刻每个匠人的眼中都带着期待之感。

    此前余再兴就说过,若是火炮铸造成功,每人赏银百两,颁发三等杰出贡献奖牌一枚,这对所有匠人都是一个激励。

    对这些普通的匠人来说,为了追求更优渥的生活,金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奖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是每次回到家乡值得炫耀的资本。

    红色的铁水慢慢灌入铁模之中,等到铁水的高度快要和炮口齐平的时候,一个匠人拿着锤子对炮模轻轻敲击起来。

    这是为了让铁水沉积更加的均匀。

    等铁水完全和炮口齐平之后,另外负责冷却的匠人开始向铁模的陶芯中开始灌入山泉水。

    而同时一个匠人将一段晒干的猪大肠塞入了陶芯当中。

    陶芯之中的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