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众使者学宫初聚 鉴国宝一钟双音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章 众使者学宫初聚 鉴国宝一钟双音 (第1/3页)

    三日后,各国使团一大早在驻地用过早餐,仔细梳洗后,更换华丽礼服,然后浩浩荡荡地驾车前往大梁学宫,参加文武大典。

    周朝礼制对于贵族的教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根据《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历代周天子都会出资兴办官学,教授青年贵族这六种必须掌握的才能(六艺)。其中,礼指国家、人伦的规范。具体形式是在祭祀、战争、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仪式。周天子君臣提倡以礼教治国,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对礼的教育尤其重视。六艺中乐指音乐、舞蹈与诗歌,礼与乐互为表里,习乐可知礼,而乐是礼仪的表现形式。六艺中射指射箭,既是一种军事技能,也是贵族男子之间的社交与娱乐,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正如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六艺中御指驾驶战车的技术,《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因此军事技能是诸国贵族男子的必修课。六艺中书指文学与书法,而数则指算法与术数。

    周天子为教授贵族子弟六艺在王城郊外设立大学,大学的学宫被称为辟雍。按规制辟雍四面环水,中央湖心岛上建成规模宏大的方形宫殿,是天子讲学的所在。辟雍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因形如玉璧,故此得名辟雍。周天子势力衰败后,诸侯争相在本国的设立大学。周礼中诸侯国的学宫称为泮宫,泮宫规制逊于辟雍,东西南三面环水,中央半岛建明堂,是诸侯讲学、制礼作乐的所在。在各国的学宫中,齐威王在都城临淄稷门外设立的稷下学宫最负盛名。齐国君主凭借稷下学宫优厚的礼遇,吸引天下众多诸子百家的博学之士前来治学。一时间,道、儒、法、名、兵、农、阴阳各派的大师齐聚稷下学宫讲学、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很多学者还被齐王拜为上大夫,使齐国有了源源不断的治国人才。此后诸侯各国纷纷效仿齐国,大办学宫,为本国招聚、培养人才。

    魏国的大梁学宫建在大梁城南郊,这里有一大湖名龙亭泽。龙亭泽北岸有半岛伸入湖中,东西南三面环水,泮宫建在这里正好与规制相符。大梁学宫的明堂就建在半岛上,明堂的前部是一间有三十三根柱子,宽五十丈的长廊。修建如此宽度的长廊,就是为了在此教授箭法。长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