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治礼乐和谐天下 善用兵止戈为武

    第十三章 治礼乐和谐天下 善用兵止戈为武 (第2/3页)

:“燕国的爵位也是侯爵,开国国君召公奭是周王室宗亲,身份更加尊贵。燕国才最有资格称王。”

    齐、燕两国使者这番身份的争论原本是针对楚国,却让在场的韩、魏、赵三国的众人感到被深深地羞辱。三家原本都是晋国的家臣,没有诸侯的身份,连处于末等爵位的楚国也比不上,因此公子茂的言论对三家的打击最大。

    赵国的平原君最先忍不住说:“齐国的确是侯爵高位,那是因为齐国一代封君姜太公是武王的开国功臣、功冠群公。齐使是宗室公子,敢问公子可是太公的姜氏后人?”

    韩使公子然赶紧附和说:“田氏本是齐国的客卿,不知恩图报,反而伺机弑君篡位,以田氏代齐。而今的齐国哪里有资格称王?”

    面对赵、韩使者的围攻,公子茂倒也毫无惧色地反驳道:“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众民者为天子。姜齐实行苛政,失去了齐国民心。而田氏给予齐人恩惠,赢得了民心。田氏代齐顺应了民意,当然有资格称王。所以在下以为: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才是治国之道。”

    这时信陵君觉得双方的辩论太过激烈,有伤和气,连忙出来打圆场说:“齐使说得好,民为贵,君为轻;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诸国称王上合天意,下顺民心,也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自然没有什么不妥。平原君,对于治国之道,你有什么高论?”

    平原君说道:“在下以为当今的治国之道就是依法治国,变法图强。以礼乐治国由周公首创,是圣王之法。如今不效法先王之法,而要变法图强,非先王之法不贤,而是因为世易时移,唯有变法才能适应时势的变化。”

    楚使春申君则说:“平原君可曾听说过,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平原君微微一笑,反问春申君:“春申君可曾听说过,有楚人渡江,船行至江中,宝剑落于水里,就船上刻了一个记号。等船到对岸,楚人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宝剑。舟已行,但剑未动,这样寻找宝剑,岂不是很糊涂吗?固守先王的法制来治理现今的国家,就像刻舟求剑一样。时势已变,而法令不变,如此治理国家,必有大难。”

    平原君的反问,让春申君一时无语。平原君接着说道:“周武王伐纣时,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在牧野大破商军七十万。从此以战车、甲士为军,结阵而战成为先王的战法。然而战车笨重,只适合中原平坦开阔的地形。赵国北方多山地丘陵,道路崎岖,战车无法奔驰,行百里车轴即断。而胡人穿短衣胡服,骑烈马,射弯弓,在战场上驰骋自如,经常大败赵国的车兵。赵武灵王为扭转局势,决心改变先王的战法,而实行胡服骑射。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白起也说:“在下曾长年与义渠作战,胡人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踪迹飘忽不定。秦军用战车、徒兵布阵待敌,但胡骑不至。一旦扎寨宿营,胡骑如狂风袭来。用先王的战法,的确对付不了胡人的骑兵。”

    平原君说:“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后,军力大增。北取中山,西攻胡地,辟地千里。所以说唯有不因循古法,与时俱进方能富国强兵。”

    信陵君说道:“依法治国,变法图强是法家所提倡的。魏国曾重用过法家弟子,李悝和吴起先后在魏国为相,秦国的商君也曾是魏相公叔痤的舍人。法家治国令行禁止,立竿见影。然法家之术虽然行之有效,但不守旧礼又过于严苛,为宗室世族所不容。吴起被逼出走楚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