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角色敲定

    第二十二章 角色敲定 (第2/3页)

应,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刘老师,这个……您放心,我肯定会演好这个角色,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刘大应笑道:“我看了上次奈安送过来的《苏州河》的片花,你的演技还是不错的,要不然我也不会拿这个跟你赌。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个剧本是你写的,你肯定比其他演员更了解多尔衮这个人物角色。”

    “虽然之前你说不要稿费,但我也不能占你的便宜。这样吧,到时你作为跟组编剧,报酬呢,咱们就按照行规,一千块一集。至于你的片酬,到时候咱们再谈,你看怎么样?”

    “刘老师,您真是太客气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非常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片酬的事您看着给就行。”李睿一脸感动道。

    这次他可不是演,是真的感动,相比片酬啥的,他更看重的是机会。就是不要片酬,他也不可能错过这次机会。

    刘大应呵呵笑了笑,李睿感激的话对他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既然决定要拍这部戏了,以他的处事原则,不妨就大方些。但他没想到他今天的大方,却让他将来占足了便宜。

    “今天找你来呢,除了谈这个事,还有戏里的这几个主要角色,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在塑造这些人物角色的时候,心里应该有个标杆吧?”刘大应递了根烟给他,把话转到了正题。

    “这个……”

    编剧和小说家不同处之处在于,小说家是把自己内心想象的人物塑造出来,而编剧则会下意识的把笔下的人物和某个演员联系起来。但李睿不同,他不是写剧本,他是根据原片在抄剧本,原片画面中的一个个演员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他沉吟片刻,看着刘大应斟酌道:“刘老师,您看宁婧合适吗?”

    “宁婧?”

    刘大应喃喃自语,仔细想了一会儿,眼睛却越来越亮。

    当他今天凌晨看完剧本,决定要拍这部戏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考虑戏里的演员人选,最重要的就是大玉儿孝庄的扮演者。

    他想到过陈鸿,茹苹,甚至是刘小庆这几位都跟他合作过的,且正当红的女演员。可陈鸿此时正在拍《大明宫词》根本就没有档期;茹苹呢,长相和性格似乎又过于温婉,没有孝庄那种霸气;至于刘小庆实在是太老了一点,当年在拍《武则天》的时候,她演十四岁的武媚娘,刘大应当时就感觉有点出戏。现在这部戏里的孝庄同样需要从十四岁演到五十几岁,刘小庆演成年孝庄当然不成问题,但总不能再弄个少年孝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