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华夏图书馆-九流十家区

    第十六章:华夏图书馆-九流十家区 (第2/3页)

殷商文化密切相关。据说夏朝的君主称之为“后”殷商的君王称为“帝”,夏商那个时代对鬼神无限崇拜,特别是殷商,君主以天干地支来命名。道家在东周春秋时期的陈国人李耳《道德经》问世时完全成型。

    道家学派分为:老庄之学-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黄老之学-主张无所作为,而无所不为。杨朱之学-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

    道家的书籍,华夏图书馆里有:有《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的。《道德经》老子李耳撰写的,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庄子》在战国中晚期流传、揉杂、附益,到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已经失传,但是图书馆里的就是当时的版本。还有诸如《易传》、《列子》、《黄帝四经》、《抱朴子》、《黄帝阴符经》和《混元阳符经》、《老子黄庭经》、《太玄经》、《通玄真经》等书籍。

    “这怎么有一些是讲修仙养生的啊?”高阳君看着手中的《黄帝阴符经》和《混元阳符经》郁闷的说道,随即看向法家分区。

    法家,没有具体的成立时间。根据《汉书》中的说法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理官,也就是所谓的法官和警察集合体。管仲和士匄算是法家的先驱者。到了战国时期经过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这群人的大力推动变法,逐渐成为了一个学派。而他们的学说是因为韩非整理总结才流传下来。法家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著作有《管子》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庞杂,包括法、儒、道、阴阳、名、兵农的观点,这书是华夏先秦时期治国、平天下的明灯。《韩非子》重点的宣扬了韩非法、术、势三者结合的理论,是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最高峰。还有《商君书》等等。

    高阳君看着法家这些书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看法,儒家眼中只有天子和士大夫和儒生。道家眼中有百姓,但是主张百姓自由发展。法家眼中只有天子,当然偶尔也可以有一下百姓。

    而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他们首领称“巨子”,有任侠风范又类似于涉黑组织。墨家弟子什么人都有,平民、游侠、刺客、学者都有。墨家可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