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改元贞观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五章 改元贞观 (第1/3页)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武德九年的寒冬,长安城外三十里的玉山虽然白雪皑皑,但是却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无数的突厥战俘在士兵们的看管下修筑着一座位于山巅的道观。

    所有需要的物资,大唐朝廷都给了最优惠的条件,直接让商家送到了玉山脚下。要修建一座大唐现在最大的道观,而且是那位神仙今后清修的地方。这对于长安城的商贾来讲是一件大事情,因为这可是积累阴德最好的时机。

    所以这些商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在这种地方赚钱,作为社会地位备件的商贾,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进来,这还是吕涵阳提议方才获得的机会。

    按照李二的想法,整座人教道场需要什么东西,就让朝廷征调就是了,这样可以将吕涵阳这个神仙和大唐朝廷紧密的绑在一起。但是吕涵阳觉得这样过于劳民伤财,所以他提议让商贾来办这些事情。

    该给多少给多少,这样大唐朝廷没有额外的负担。而这也能够让大唐的百姓受利。毕竟不管是用什么材料,总要有人进行劳作方才能够从别处变成产品,或者搬运而来不是。

    这个过程就产生了价值,百姓就从中获得了利益,而那些商贾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但是却不可太多。

    吕涵阳自认为自己这种情况也算是剥削那些商人了,这个年代商人的地位很低贱。他们被认为是不劳而获,但是没有人知道采买商品,然后一路运输这些难道就不是劳作?而商人赚取一点利润这是人家的劳动成果。

    所以他没有像这个年代的贵族那样认为商人的东西可以随意使用,比如说商人送上门来的那些财物,勋贵世家直接收了,而等到要办事的时候,却翻脸不认人的不在少数。他给了浙西晚会上那个人一定的利润空间,只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别把他当冤大头。

    但是吕涵阳没有料到这个时代的商人却根本不在意利润,在得知这些材料是用来修建神仙的清修之地之后,顿时所有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