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第六百六十四节 不同统治方式的结果 (第2/3页)

制,彻底摧毁了印度传统的封建制,在一开始会遭到封建主的强烈对抗,但一旦军衔制和科举制建立起来,形成了由中上阶层通过考试建立起来的官僚集团后,统治基础就会异乎寻常的牢固。传统封建主,要么转型成科举出身的官僚,要么就放弃特权转型成为中国式的乡村地主阶层,要么就是在反抗中被消灭。

    而英属印度,秩序平稳,压榨凶狠,通过一层一层的封建秩序统治,虽然很稳定,但并非没有矛盾,并非没有不满,只是不满被一层层的统治者压制住了。

    可以说公司统治下的印度,一次性改革成本高,但一劳永逸。英属印度,统治成本低,但矛盾重重。

    经济上,公司统治下的印度,没有发展处规模庞大的种植园经济,形成了地主、佃农和自耕农组成的乡村形态,大地主的土地面积也不算大。政府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对从农民身上榨取财富不感兴趣,还有大量限制地租的政策。由于土地本身的经济效益不高,也没有吸引商业资本涌入,缺乏建立大农场的条件。所以总产出,是比不上经济化的英属印度的,可人均比较平均。

    英国将地租包给商人,低成本的拿走税收,过去将这些利益转化为东印度公司的利润,给股东分红。东印度公司解散之后,印度的税收也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作为英国政府养兵的支出,英国用英属印度的财政在印度组建了一百多万常备军和一支舰队,常备军还好说,充其量帮英国人开拓一下殖民地,舰队在平时还可能提供一下护航服务,战时,绝不会留下保护印度海洋,而是第一时间调往欧洲保护英国本土去了。

    而中国收取的说服本就不高,地方官还热衷于修建水利设施,将鼓励农桑看作是最大的政绩,因此大量税收都留了下来。公司从印度攫取的利润,主要是贸易利润,以及跟商业有关的税收,尽管也是从印度拿走了税收,可土地收成较多的分给了农民,土地税基本上用于改善农业设施。

    经济上管理方式的不同结果是,公司印度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政府修建和管理大型干渠,而乡村地主组织修建和管理支渠,建立了覆盖整个公司印度的水利设施,由于印度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结果开垦出来的耕地基本上都能保证灌溉。

    如果说英属印度没有水利工程,那对英国人不公平。英国同样也建立了大量水利工程,不同的是,大型干渠有的是政府建立的,更多的是采用商业公司形势建立的,这些商业公司建立的水利工程是要盈利的,因此这不是福利工程,开闸放水是要收钱的。这导致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大多被一些经营良好,资本雄厚的商业化种植园使用,这些种植园也是采用商业公司运作,也是要盈利的。而穷苦老百姓和自耕农,往往只能靠天吃饭。这让自耕农和小地主不时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由于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盈利,因此英属印度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修建在那些开挖成本低,灌溉容易的地区,规模也不小,可是覆盖率低。而公司印度继承中国的农业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