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变法者生

    第九一一章 变法者生 (第3/3页)

往北地四州观摩学习,见到崔大人诸多所实行的诸多认证在当地落地开花,得到万民拥护,特别是崔大人免除了江南路异地安置之民的粮税,可谓是造福一方,拥护者甚广,更别提还有那畜牧养殖和棉花种植,这一切的一切,朝廷都应该心中有数才对,何能固执己见,却将佳品视为糟糠呢?”

    崔文卿拱手插言道“在下插句话,不论是畜牧养殖还是棉花种植,作为收购主体的河东银行向百姓们支付了高额了养殖种植费用,拿猪仔养殖为例,每月河东银行均向养殖农户支付五十万两银子左右,以北地四州人口总户数五十万户计算,每家每户每月都增收一两银子,诸位大臣,每户一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可以说,此举将极大改善百姓们的生产生活。”

    说到这里,崔文卿深深的吐了一口粗气,目光环顾四周坚定而又自信,也透露着一股昂昂然的气概“我崔文卿不作夸夸其谈的伪君子,不作循序守旧的老古董,我只懂得为官为民,为政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是能够改善百姓们的生活,增加朝廷赋税收入,即便不符合从前的法度,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去改变,这便是变法的目的,也是变革的根本,更是富国富民强军的关键,我不想在前方将士需要钱粮的支援的时候,朝廷穷得连一文钱也拿不上,我也不希望看到异族铁骑呼啸而来席卷中原的时候,朝廷却是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仍由西夏人、辽国人、吐蕃人喧嚣尘上,故而必须谈发展,必须谈改革、必须谈变法,历史的规律可以清晰的告诉在场各位变法图强者生,循序守旧者亡!”

    一番话虽不高亢,然有理有据,却是发人深思,别有一番魅力,听得不少大臣身子均是轻轻一震。

    “说得好!”王安石老眼大亮,心绪高涨,忍不住击掌喝彩,“好一句变法图强者生,循序守旧者亡!实乃醍醐灌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