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3章 是非功过

    第2583章 是非功过 (第2/3页)

夫斯基的电

    话之后,立即把此事向史达林同志进行了汇报。最高统帅本人在经过反复的思考之后,同意了罗科索夫斯基将部队后撤的请求。」「没错,我听说过此事。」索科夫听到这里,连忙点点头,说道:「但第16集团军的部队刚开始撤退不久,朱可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即给罗科索夫斯基元

    帅拍电报,强令他取消部队后撤的命令,重新返回原作战区域驻防。」

    「是的,情况的确如此。」马林科夫说道:「你觉得朱可夫元帅的这种做法,对吗?」索科夫听到马林科夫的这个问题,不禁开始沉思起来。自己最早是从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见到这样的桥段,当时还觉得朱可夫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第16集团军应该毫不动摇地坚守在原有阵地,抗击德军的进攻。但随着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亲眼见过了罗科索夫斯基的作战区域之后,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觉

    得朱可夫给罗科索夫斯基所下达的命令,是值得商榷的。后世的资料里,对朱可夫阻止第16集团军撤退一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最常见的一种看法,就是第16集团军应该坚守阵地,拖住德军前进的步伐,为后方预备队的集结争取宝贵的时间。但当时的真实情况却是,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如果早点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地区,建立新的防御,那么他们就能依托当地的有利

    地形,挡住德军的进攻。正是因为朱可夫的一意孤行,结果导致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第16集团军出现了混乱。有些刚撤到指定地点的部队,接到停止撤退、返回原作战区域的命令后

    ,又急匆匆地返回原来的防御阵地。谁知那里早已被德军占领,他们实施反击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损兵折将,不得不再次退回新构筑的防御工事。有人为朱可夫辩解说:朱可夫因为肩负着保卫莫斯科的重任,心理压力大,在决策上出现一些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朱可夫压力大,罗科索夫斯基的压力就不大吗?要知道,他用兵力严重不足的第16集团军,在原本属于三个集团军的作战区域内,顽强地抗击着德军的进攻,若不是他有过人的指挥天赋,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估计防线早就崩溃。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丢失的就不仅仅是克林和太阳山城等靠近莫斯科的小城市,闯进希姆基镇的敌人

    ,也不会仅仅是一个侦察小队,没准是师级作战单位。面对师级单位的德军,莫斯科城内以民兵为主的守军,能挡住德国人冲向红场的脚步吗?「马林科夫同志,」索科夫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这个问题,我恐怕无法回答您。要知道,第16集团军向伊斯特拉水库地区撤退时,我还是希姆基镇里

    的一个守备班班长呢。」

    索科夫的回答让马林科夫有些意外,他惊诧地问:「什么,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你还是一名班长吗?」

    「对的,」索科夫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准确地说,是一名下士班长。」「我的上帝啊。」马林科夫的脸上写满了震惊:「莫斯科保卫战时,你仅仅是一名下士班长,但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你已经成为了上将,这升迁速度真是太

    惊人了。」

    「我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光是运气好,可没法像你升迁这么快。」马林科夫摆摆手,继续说道:「我们还是接着说朱可夫元帅吧。」索科夫知道朱可夫光是取消第16集团军撤退的一事,就犯了大忌。不管怎么说,罗科索夫斯基是得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授意后,才向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朱可夫直接取消这道命令,不等于是打史

    达林的脸么。当时局势危急,正是用人之际,最高统帅本人还可以不计较。如今战争已经结束,若是有人拿这件事做文

    章,史达林心头的那根刺又会隐隐作痛的。

    「请说吧,马林科夫同志。」索科夫想知道朱可夫还有多少把柄被别人抓在手里,便示意马林科夫继续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朱可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