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势如破竹(三)

    第十四章 势如破竹(三) (第2/3页)

息发布出去。并说明只要他们愿意投降并且和我们并肩将反抗势力剿灭,那他们将受到同我民兵官兵同等级待遇。

    现在命令是下达了,相当于苗已经摘下去了,只有等他长大后开花结果了。虽然李福林有点像立即就有结果,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忍受等待带来的难受。

    部队一面加强进攻,一面对占领区域进行一系列政策公布,老百姓们在起初还不相信的情况下没有人带头响应,随着有些胆大的接受了这些新的政策后,他们尝到了真正的实惠。纷纷将自己的所得告知那些还在观望的百姓们,舆论的效益是强大的,越来越多百姓尝到了新政策所带来的实惠。他们纷纷走家串巷的跟自己还在犹豫的亲朋好友解释。

    各种工商业也在筹划当中,相信云南和贵州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变成和四川一样,百姓富裕起来。工厂林立起来,经济繁荣起来。

    李福林的计划起作用了,云南军阀的两个不同派别相互仇视起来,在主降派得到了民兵部队秘密提供的军火后,他们说话的声音更大了,那些死硬派的生活就不好过了。

    两个派别开始相互交战,在得到我军武器供给的主降派以压倒性的攻势将死硬派给狠狠的打击了几次后,在死硬派高级军官和政要相续死亡过后,我民兵部队和主降派部队对死硬派残余势力进行了清剿,云南及贵州之后纳入张子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张子国站起身来,活动活动了身子骨,看看外面的天色已慢慢的吐白。前线的战报、科技研发的进程、以及对今后占领区的经济、农业、民生的发展和建设,以及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的计划。这些问题随着张子国这2个多月的日子,都逐渐的落实并完成了。

    张子国把这份计划交给同僚们,要求他们尽快安排相关事宜,对占领区域内进行有计划的发展各项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快。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你们谁当政都是一样,只要让他们吃饭饱,有衣穿,他们就拥护谁。所以张子国最先想到的就是广大的农民。建水利,兴高产水稻,优惠的征收粮食政策,随着这些对农民有利的政策顺利的实施下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百姓认可了这个年轻的政府。

    另外,因为有军队的进入,那些当地的土豪劣绅们也被逐一取缔,在一系列相关宣传下,愿意变卖田地而改为办厂兴商的欢迎,如果你还要不听政府的政策而继续压迫百姓,那就对不起,军队将对你进行武力清剿,不留余地的铲除。田地分发给当地百姓,钱财上缴政府。

    当然仍然有个别的出头鸟,他们想到自己的利益这样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所以他们对这一政策不予理会。

    随即军队出兵剿灭了几个当地的土豪劣绅,将他们的田地分发给受他们压迫的百姓,钱财一律充公。其余土豪劣绅们看出了政府的强硬态度,也只有乖乖的按照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各自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

    拿下了云南,贵州后,官员的任命,各种工商、农业建设逐渐发展了起来。同时张子国也把工业重心一部分转移到了这2省的各个地方。紧接着,张子国把这此南下收编部队10万和策反的将领进行了整编,另在分4个阶段进行征兵工作,共计征召士兵50万,从1920年春开始。

    张子国在接见了十几名策反的将领后,将他们安排进入军官学院里深造学些。等待他们毕业后他们将再次担任相关的职务。

    张子国又把他的全民教育计划铺天盖地的在占领的二个省架设开来,其中建设起了2处军事学院,军官学校,将军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分系统的分化开来。

    张子国派遣了大量的学生出国,到世界各个国家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相信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就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专业知识,来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在先前培养的政治领域上程明、李有顺、王爱明、王晨、陈彬、马秉然等人,除王晨还要继续工作在科研的岗位上,其余的5人已经慢慢的开始和别的党派人士,军阀劣绅们进行着政治领域上的锻炼。

    在19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