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侯健汤隆轰天雷

    第三章 侯健汤隆轰天雷 (第2/3页)

”,其人长身直立,像一支标枪,颇有些职业军人的风范,更难得的是此将还精通武艺,擅使一杆铁棒,实为不可多得之人材;“通臂猿”侯健则是裁缝出身,十指修长、正带着兴奋而又有些紧张的笑容盯着我。

    “三位辛苦了,请坐。”宋江新任命的侍卫长“没遮拦”穆弘赶紧指挥亲卫搬过三个绵凳,在献上香茗后,躬身、掩门、提枪、然后轻轻地掩上房门,率亲卫肃立于厅外。

    “宋江请教下诸位参军,不知这批军械若成批量产需耗时若干?”

    侯健拘谨地在绵凳上坐着半边屁股,捧着茶杯答道:“若是材料足够,准备工作充分的话,一个铁匠一天可打造一把短剑、二个钩镰枪头;皮匠一天可缝制一领皮甲;木工一天可削制十支枪杆,二十支箭杆;大、小盾稍许麻烦些,一个工可锻造一把重盾或二把轻圆盾,衣工一天可裁缝盔、甲衬里若干。”

    “此地战国时古称燕国,燕国曾以燕铁兵器闻名于诸候,你等众人可于附近州府大量收购铁锭和招揽铁匠,暂以铁匠三百、皮、木匠各二百、其他名色工匠各百人为一队,先建一个军工大队。以后军工多了,再组成第二、第三军工大队,统属你仨人领导,但务请于半年内打造出我军所需的日常作训服和作战装备。后期则以研发火统、火雷、火炮等各种火器为主,辅以铁甲造可移动车辆和快船,所需资费一律由柴进参军处据实支取,各位不必以此为虑。”

    “诺,请总管放心,属下等必将竭心尽力,不误大事。”仨人起身立正道。

    送走仨人,宋江吩咐穆弘道:“叫上杨志、焦挺、孟康仨人随我去外面转转。”

    三十里铺是一个宋辽边境城镇,距雄州三十里,距出海口(现天津)八十里、距保定府百里。三十里铺又名瓦桥关,这里至霸州益津关一线是宋辽对峙的边关要塞,宋初名将保州防御使杨延昭(杨六郎)升任缘边都巡检使时,曾在此修筑了一条地下战道,籍此与辽军周旋16 年。

    “三关相直断华戎,燕蓟山川一望中。

    斥堠人间风马逸,朝廷恩广使轺通。

    岁颁金絮非无策,利尽耕桑岂有穷。

    自古和亲诮儒者,可怜汉将亦何功。”

    站在瓦桥关高大的城楼上,轻诵着前相苏颂的诗词,回想着刚才走过的绵延几十公里的地下持久性防御工程,宋江不禁赞叹道:“令先祖真不愧朝廷赠予的国之干城称号,若无此等有大气魄大毅力之人,国家何来百年的安宁啊。”

    杨志是杨延昭之后,家道中落,原在京都的殿前司跑腿任点闲差,因其脸上有胎记,为上官所不喜,故积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