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答案

    番外 答案 (第2/3页)

想趁着别人不注意爬进棺椁,将圣上拉起来,再一次坐在他膝上,看他写字,央求他陪着我画画,然而我知道那些从前看起来很普通的愿望却再也不能实现了。

    我终于哭出声,心中空落落的,就像是漏了一个大洞,无论如何再也无法填补。

    宫中没有皇后娘娘,圣上没有子嗣。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开始有人将这些过错都怪在母亲头上,母亲并不在意,只是果断、冷静地处理着圣上的丧仪。

    虽然有圣上遗诏在手,皇室宗亲却也想要趁机生事,只要母亲和父亲被冤为奸佞,那么一切将由他们来主导,我站在母亲身边有些害怕想要躲起来,却被母亲紧紧地拉住,这一刻我才知道母亲的勇敢和倔强,她不允许在这种时候我们有半点的软弱,因为此时此刻身后的一切都需要母亲来保护。

    母亲说,圣上在迷离之际已经料到如今的结果,在宫中调动了一千金甲军以备不时之需,圣上大行,她只想安安稳稳地送圣上一程,不愿意大动干戈,不过若是有人想要为圣上殉葬,她也会欣然应允。

    没有一千金甲军围上大殿,父亲也还没有归京,母亲却只是用几句话就吓退了那些人,母亲站在大殿上,守着年轻的储君,咄咄逼人的模样,如今我还记忆犹新,每次面对危难,只要我有半点的害怕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母亲那从容的神情。

    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一千金甲军。

    但是我清楚,圣上迷离之际,母亲守在身边,他们没有说国事,也没话家常,只是下了一盘棋。

    圣上执白棋让母亲先行,那盘棋并不像厮杀,而是在陪伴。

    圣上精神烁烁如同平常一样,倒是母亲笑得十分勉强,也不知道是谁在安慰谁,谁又在陪伴谁。

    “这次该我先走了,我们以后……再见。”

    母亲走了之后,我清楚的听到圣上说这样一句话,却始终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聪慧、谨慎、缜密,没有一处错漏,这是史官对母亲的评价,也是武朝建国以来,史书上第一次对女子有了记录。

    母亲主掌朝局十三天,父亲带兵归京,先皇交代给父亲的事父亲尽数完成,吐蕃十州已成武朝属地,十年之内没有人能再度兴风作浪。

    父亲站在大殿外的那一刻,所有人才感觉到了真正的安定,而我也从父亲身上找到了和圣上相同的威仪。

    父亲扶新帝继位,然后带着母亲和我离开皇宫。

    踏入家门之后,母亲也晕厥在父亲怀抱中,父亲仿佛早有预知一般,家中早已经请来了郎中为母亲诊治,母亲的病看起来并不严重,可她却就这样睡了过去,无论怎么唤她,她也不肯清醒。

    父亲失魂落魄地守在母亲床边,不肯理会外面任何事,即便新君召见,父亲也不肯前往。

    外面却乱成一团,我懵懵懂懂地知晓是为什么,许多人想要新帝将皇位禅让给父亲,武朝的繁盛是因为内有圣上主政,外有父亲征战,如今去了一个,另外一个就成为众人所有的希望。

    即便父亲继位会让王朝更替,朝廷上下风云变幻,他们也在所不惜,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父亲一声令下,他们便要为父亲夺取江山。

    “父亲您不想做皇帝吗?”

    父亲抚摸着我的头顶,将我抱起来放在母亲的床边,跟我一起静静地望着母亲,半晌才说:“等你母亲好起来,我们坐船去岭南,你母亲已经好久没有回去看看了,上次……太仓促,没有来得及让她好好陪林太夫人多住些日子。”

    父亲的声音那么的柔和,已经完全没有了在外叱咤风云的模样。

    外面许多人都想要指点江山,而父亲全部心思都在母亲身上。

    世人总会用利益折算一切,总以为了解任何人。父亲身上虽然战功赫赫,能够号令千军万马,在武朝更有无人能够代替的地位,他高呼一声,没人敢从他手中争抢皇位,可对于他来说,并不如母亲唤他一声:“阿雍。”

    就像她只希望母亲好起来,父亲重新露出笑脸,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

    晚上她依稀听到父亲哼歌给母亲听,那声音带着些许的沙哑,又是无尽温柔,如果不是守在母亲床前她也不会知晓父亲还有这样的一面。

    “嫣然你要醒过来。”

    “你知道为什么每次我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