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半两(三)

    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半两(三) (第2/3页)

乌氏从中原进货,贩卖到草原。再从草原购入牛羊等物,卖给中原列国。生意往来,乌氏收到各种各样的钱币,对于基层的货币流通情况,十分熟悉。

    蒙恬俯首低看,桌上的布币,颜色青中带黑,呈现出弯曲的三角飞镖式样,怎么也不会跟布有什么联系。

    “这种铜钱,为什么会称为布币?”

    蒙恬伸出右手,拈起一枚布币,放在眼前,仔细的瞧着。

    乌怀带来的钱币,模样崭新,式样规范,分量十足。这样的钱币,落到两千年后,小小的一枚,可是无价之宝。

    “布币的叫法,只是一种称呼的习惯流传。”乌氏时代经商,乌怀刚好可以回答蒙恬的疑惑,“传说,上古时期,铜钱尚未产生,先民交换物资,以麻布为交易媒介。久而久之,人们都称呼麻布为币。后来钱币产生,代替了麻布的作用,就称新产生的钱币为布币。”

    “这么说,刚开始的时候,麻布才是一般等价物。”

    蒙恬前世的时候,学过一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记着货币的概念。

    “一般等价物?”乌怀睁大了眼睛,“武威侯的这个用词,真的是非常精准。”

    “布币形状不规则,三个脚,铸造起来,用铜多,难度大,还不易携带。”

    蒙恬放下布币,在中国钱币史上,给布币判了死刑。

    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流传。在蒙恬看来,布币太过复杂,容易增加铸钱的成本。

    “武威侯所言,我亦所感。”乌怀点头赞同,布币却是存在蒙恬所言的缺陷。

    “这种小刀式样的钱币,乃是通行于齐地的刀币,齐人称之为刀化刀币。从黔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刀具演化而来。”

    略过布币,乌怀开始为蒙恬展示刀币。

    “我对刀币的评价,只有两个字,难看。”

    桌上的刀币,更像是畸形的飞镖,只看了一眼,蒙恬就没有细细查看的兴趣。

    颜值放在哪里都很重要,即使钱币也不能例外。

    “这个像贝壳一样的钱币,乃是楚地流通的蚁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