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屠城为下(二)

    第二百零三章 屠城为下(二) (第2/3页)

痛的麻烦事。

    “蒙爱卿的奏对,众位爱卿也传阅过了,该怎么处理,商量个结果出来?”

    嬴政端坐在王座之上,看到朝堂上的茅焦,心里非常不爽。以茅焦为代表的儒生,见到国君做得不端正,事后也要批评一番。

    “蒙恬擅自攻击同僚,兼并桓龁的军队,此风不可助长,应严加处置。”

    御史大夫冯去疾缓缓出列,没有因为冯劫曾与蒙恬共事,就为蒙恬说好话。

    “臣以为,蒙恬所做,符合人道,桓龁滥施屠戮,若是无人阻止,秦国统一天下,一路屠戮过去,十室九空,又有何益。”

    平常与蒙恬不和的茅焦,这时却出言维护蒙恬。同为齐人,茅焦看不起从军的蒙氏,不过,攻下邯郸后,蒙恬没有妄加杀戮,茅焦总算心里舒服了一些。

    “臣以为,若要让赵人臣服,需要适当的鲜血让赵人认清自身的处境。”

    “臣以为,灭其国,爱其民,不可肆意杀戮。”

    ······

    朝堂之上,众人意见不一。秦地的大臣,对桓龁的屠戮,没有什么恶感。山东来的大臣,普遍不赞成屠城。

    双方争执不下。

    “李斯,你的意见如何?”

    嬴政坐在王座之上,大臣们的意见,入了他的耳,他更清楚大臣们的品性了。最近,他正在读从山东流传过来的法家著作,书里提到,为君者,不可贸然展现内心的想法,得让臣下先说出来,明辨忠奸。放眼望去,满朝大臣,只有廷尉李斯、国尉魏缭、丞相隗林没有说话。

    隗林年纪大了,颇有行政之才,却不善言辞,下笔没有文采,不符合儒家学而优则仕的用人理念。嬴政心里明白,隗林可以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却不适合朝堂上的争论。

    魏缭能成为秦国国尉,多亏了蒙恬引荐,为了避嫌,嬴政没有难为他。

    新任的廷尉李斯,口舌犀利,文采一流。一篇《谏逐客书》,传唱天下,迅速在秦国政坛崛起。尽管李斯的施政能力值得怀疑,但不可否认,李斯拿捏政策的能力确实一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