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文弱书生(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文弱书生(一) (第2/3页)
相,一生都在为韩国尽忠。”
张良退后一步,身子靠在墙角处的树干上,拼命的摇了摇头。
他还记得,小的时候,张平抱着他,教导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身为臣子,当效忠国君,终身报效韩国。
现在蒙恬却告诉他,张平嘴里高声宣扬忠君爱国,背地里却在为子女谋划秦国的庇佑。张良心中的父亲形象,似乎产生了丝丝缕缕的缝隙。
“伍子胥忠于吴国否?士会忠于晋国否?晏婴忠于齐国否?”
张良面露痛苦之色,蒙恬暗中责备自己的残忍,可口里仍然连番发了三问。
“这······”
张良想要开口反驳,反复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伍子胥明知继续呆在吴国会有什么结局,却执意留在吴国尽忠,只是将儿子托付给了齐国大夫崔氏。
士会欺骗秦康公,逃回晋国,却将儿子留在了秦国。
晏婴预见到了田氏代齐,尽心为齐景公谋划,却派子孙的一支逃往晋国。
伍子胥、士会、晏婴不可谓不忠于国,忠于君,可为了宗族的传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保全子孙血脉的传承。
张良熟读了韩国丞相府的不少藏书,过往的经验印在他的脑海里,尚没有具体的感受。蒙恬的话语,似乎拨开了张良心中的迷雾。
张平身居相位三十年,能保持持久的权势,可不是温文尔雅能够做到的。明知韩国不可长存的时候,张平安排张家的退路,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管你怎么评价你的父亲,他都是为了你好。”
蒙恬深吸了一口气,回忆起前世参加的感恩晚会,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张良文弱的肩膀,话里充满了深沉与关切:“你还年轻,等有了孩子,你就能体会你父亲的选择了。”
阿,说得你好像有了孩子似的。
张良抬起头来,感到有些哭笑不得,蒙恬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多少,怎么一开口感觉就像他的叔伯一样。
“等新郑事了,你就跟我去咸阳。张老丞相的嘱托,我蒙恬既然答应了,就得负责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