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王翊与诸葛亮问对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章 王翊与诸葛亮问对 (第1/3页)

    诸葛玄叹道:“得先生如此称赞,先兄于地下也可稍感宽慰了。”

    诸葛瑾和声称是。

    不想诸葛亮却道:“先生如此赞誉,亮自然感激。只是以亮年幼之身,而未有微薄之名,不曾名传于当世,先生论人,是在过于其实,不知何所图?”

    这却是说王翊评论诸葛家诸昆弟的时候,给予的赞誉超过了实际表现出的才能,显得别有用心了。

    若是老于世故之人,多半不会直言,然而诸葛亮年轻气盛,年纪虽幼,而胸中实有才学,可谓少年英锐,神鬼弗惧,自然不会避讳这通俗之理。而且他也看出王翊是尊贤重士之人,绝不会因为区区言语上的不敬而心中衔恨。

    诸葛玄虽觉诸葛亮说得不妥,但他其实也想听听原因,便没有阻止。

    王翊稍稍整理下语言,认真道:“当今世道沦亡,人心丧乱,所以正义和道理得不到贯彻,渐渐衰微。要匡正当世,就要弘扬善良之人,褒扬有才有德之士,让他们为当世所知。我虽然官位卑微,也想要复兴这样的风俗,以达成匡正世风的目的,所以就要宣扬好的榜样,这样,善人才会越来越多,即使十个人之中只有五个人能得到改变,那么也是很好的事情,可以使有志向的人用来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好吗?何况在翊看来,诸葛氏诸昆弟实有奇才,怎会担不起区区在下的赞誉呢?”

    他这话是借用庞统的理论,庞统论人,常常言过其实,有人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庞统就说:“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

    诸葛玄虽然不可能听过庞统的话,但十分赞同,道:“子弼可谓长厚之人也。”

    诸葛瑾亦复附和,道:“先生有长者之风。”

    诸葛亮却不以为然,道:“匡正世风,救济天下,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做法。品论人物,劝恶从善,那是在野之人或者负责教化的官员应该做的事情。先生身在官场,负有治理、抚劝百姓的职责,就应该用法令来恐吓他们,用道德来规范他们,用恩惠来感化他们,这样百姓知道法令的严厉,就会因为恐惧不敢触犯;知道道德的美好,就会因为向往而纷纷遵循;知道恩惠的来源,就会因为渴求而纷纷争取——如果先生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还怕匡正不了世道人心吗?又何必奔走于闾舍之间,在小子面前摇唇鼓舌呢?”

    诸葛亮所言,虽然有些片面,有些不敬,却也有理。

    王翊闻言,心中大震,心悦诚服拜谢道:“非君之言,翊不知要舍本逐末到何时。从此以后,我在你面前不敢轻易谈论这样的问题了。”

    诸葛亮少年老成,道:“还望先生将这话转告刘使君。”

    王翊谨慎地应诺,不敢再与诸葛亮谈论这样的问题,而是请教道:“在下效忠于平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