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生平只说飘渺事 再话当年人教时(一)

    第八十五章 生平只说飘渺事 再话当年人教时(一) (第2/3页)

?觉得奇怪,也飞身过来,问道:“先天后天,‘阴’阳各有分界,那么为什么又说:后天中返先天?”

    “先天一破,生出后天‘阴’阳;而后天‘阴’阳一动一静,其中又生先天。至人于此后天中,采取所生一点先天之气,逆而运之,返本还元,复全太极之体,故曰:‘还丹。’”却是田由子回话。

    说到这里,三人隐隐觉得这似乎说得有点玄了,不过觉得所谓金丹者,与这还丹应该是一脉相承,但仍不觉要理。

    “诸位真人,小僧慧空有礼了。”这时,飞身过来的却是坐得比较近的少林方丈——慧空禅师,他并没有向其他掌‘门’那样亲自去督战,而是让达摩院首座慧明禅师主持,自己则坐在上方观战,刚才听闻这云中八友说什么道在佛中名圆觉,觉得奇怪。虽然自古以来,佛道相争,自己也是参阅佛经多年,也闻佛中有道,但是此道似乎并非仅仅为圆觉,为何如今这云中八友却说道在佛中,名为圆觉?又听了一下,似乎又和武道有联系了,于是,疑‘惑’更多,便飞身过来,求解疑‘惑’。

    “释家八万四千法‘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道非大道,且流说分呈,你心中疑‘惑’,我等尽知。”南和子微笑着看了慧空禅师一眼,不等慧空禅师开口,便说道。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月普现一月水,道法自然,一切自道中生。”广通子也说道。

    “修行之人,不执著,用真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田由子见慧空禅师似有理会,便开口开释道。

    “真人之言,深的佛理。只是,我佛曾说,道即通往涅槃(菩提)之路,为求涅槃果之所依。因此,道乃意谓达成佛教终极目的之修行法则。《大智度论卷八十四》又说,有人天、声闻、圆觉、菩萨等四种道,人、天以十善、布施为道,而求世间之福乐;二乘以三十七道品为道,而求涅槃;菩萨以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为道,而求佛果。此外,‘惑’、业、苦,称为三道;‘惑’为业之通路(通入、能通),业为苦之通路,苦为‘惑’之通路,三者如轮,循环不止(轮转)。再者,所谓三恶道、五道、六道等,即是依善恶业通入天、人、地狱等果,而产生个别之果报(道别)、循环(轮转)。又因为要互相区别,于是菩提被称为道者,乃特称菩提为果道,而称此道为因道。又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所载之十一种道,不知做和解释?我不知道其中有何分别,还请真人开释。”慧空禅师理出头绪,连忙一字一顿,睁眼看着云中八友,缓缓说道。

    听闻此言,云中八友突然大笑,唱到:“大道无废,慈有仁义;智慧‘欲’出,华有大伪。六亲补合,尚有孝慈;国家晖烂,尚有忠臣。天下事大,莫于朝邦;天下事小,莫于身家。圣人保朝,持邦为身;百姓护国,执乡为家。”歌中之意,尽是同一道理,即是大道不在,各道则生;大道之下,万道衍生。

    “有物‘混’成,玄道而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释家之道,唯有证菩提,其余岂是大道?吾名圆觉,实乃强曰其名。汝乃释家之人,当知菩提为何物。”晋元子笑着答道。

    “谢真人指点。”慧空禅师双手合十,似乎已经悟了一般。

    “今日释家如此,实乃天数,当年释迦牟尼尊者圆寂,证那菩提之时,早已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