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聚灵阵内悟武道 昆仑绿谷证先天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聚灵阵内悟武道 昆仑绿谷证先天 (第1/3页)

    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而冰锥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这种冰锥不断生长,不断爆裂。爆裂时,有的喷浆高达二三十米,并发出巨大的响声。昆仑山口的大片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节,草丛盛开着各种鲜艳夺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吴量一路流光掠影,急速前进,不出数日,就来到昆仑山脉。

    离昆仑山口不远的东西两侧,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虚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终年银装素裹,云雾缭绕,形成闻名遐迩的昆仑六月雪奇观。玉虚峰,位于昆仑山口东面。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顶高耸巍峨,山体通坡冻封雪裹,山腰白云缭绕,看上去犹如一位银装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虚峰相传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虚神女居住的地方。传说,当年玉皇大帝见昆仑山雄伟高大,气势轩昂,景象万千,且离天庭很近,便在昆仑山顶修建了一座轩辕行宫。玉帝的妹妹玉虚得知后,很不服气,说玉帝霸占的地方太多了,不仅占了天上,还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据为已有。玉帝没有办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让给了玉虚。玉虚便在这座山峰上为自己修筑一座冰清玉洁、俏丽奇美的行宫,而且经常带着众姐妹到此游玩,所以,这座山峰就叫玉虚峰。

    在山脚下,吴量定住身形,抬眼望去,心中震撼无比。“壮哉!奇哉!立于尘而拔于天,藐万物而守人间!虽然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昆仑,单单这气势,恐怕这地球除了最高峰,还没有能出其右者啊,果然不愧为天下万山之祖,天下灵脉至尊,至尊昆仑啊!”吴量看着这莽莽昆仑山,不禁感叹道。用精神力探查了一下,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碑,便展开身形急速过去,到那一看,原来是昆仑山山口的标记碑。

    此碑分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盘五部分,材质为汉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看了一下,吴量又发现昆仑山山口标记碑南侧立有昆仑山山口纪念碑及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纪念这位为保护可可西里野生动物而捐躯的藏族优秀儿子。快速用精神力扫描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便转身向昆仑山山顶奔去。

    现在都已经是差不多进入冬季了,吴量也多穿了几件衣服,但是在一路施展轻身术的同时仍然需要不断的调节气息,以适应这高原的气候;并且将浩气运转体内经脉,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确保体温正常。一路全力铺展开精神力,对自己周身几十里的范围进行全方位探查。如果有人的并且这个人的眼里很好的话,,或许会看到一个人影在山间不断的跳跃和移动身形,同时快速的向昆仑山的山顶逼近。

    其实吴量也是也搞不清楚那座山峰才是昆仑山的最高峰,只是爬到这座山的顶峰之后,发现还有比这更高的山,于是,又向那座看起来显得更高的山奔去。如此循环往复,吴量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在山间奔跑跳跃,依旧没有找到昆仑山的最高峰,或者成为主峰更为准确一点,反正吴量现在是到了这座山顶,却又发现另外的山更高,没办法,只好不断的爬山、登山,再下山,然后又登山。半天下来,吴量除了知道几座山已经不算是昆仑主峰,其他的一无所获,到处都是莽莽山海,郁郁山林,莽昆仑果然是不同凡响啊!

    站在已经是第十二座高峰的山顶上,吴量发现自己的浩气用只剩下一点点了,于是,只好盘膝,开始了这一天的第五次调节气息,回复一下力量。两个小时之后,吴量就恢复好了,这次吴量发现恢复时间又变短了十多分钟,不知道是因为山高了,上面灵气更为充足,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站起身来,两手负于身后,抬眼望去,入目的都是白雪皑皑,不知绝巅在何处,只缘此处高峰多。吴量无法,只能如此一步一步的寻找,终于吴量发现了一点端倪,这同样是精神力探查的结果,吴量发现这里的天地灵气似乎随着吴量越来越深入昆仑山,而变得越来越浓郁了许多,这点还可以从吴量调息时间变为一个钟头那里得到旁证。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吴量就锁定天地灵气变化的方向,逐渐往昆仑山深处挺进。

    随着天地灵气越来越浓,吴量基本上只要调息一下就可以继续前进,虽然极目望去,山还是山,但是吴量坚信灵气汇集的中心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昆仑山主峰所在。毕竟龙脉所在的源头,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