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七章 全线溃败

    三百二十七章 全线溃败 (第2/3页)

    雷霆骑在攻击到官军的一瞬间,官军的阵营就像是桌球开局时,被白球撞中的三角球阵一般,瞬间爆裂开来,无数的人群向着荒野没命的跑去,更多人无助地蹲下身子,像鸵鸟一般抱头自保。

    没有了官军阵型的阻挡,雷霆骑营轻易撕裂、驱散了官军的阵型。

    随即,雷霆营以连为单位,分散开来,对漫山遍野的逃兵开始驱赶、追捕。

    林冲带领一直骑兵前去援助摧锋营时,摧锋女营的战斗已经结束。

    两百骑兵硬是被摧锋女营靠着听风辩位,射杀几十人,雷横感觉不妙想要逃跑时,后撤的女营返身追杀官军,当雷横再次返身时,女营也随之再次掉头逃跑。

    抬头庄的护院虽然会骑马,但是跟真正的骑兵还相差很远,只能勉强说这些人懂骑术,骑射这么高级的东西,这些人大部分都不精通,黑夜中能不从颠簸的马背上掉落下来,已经是极限了。

    而摧锋营的这群女战士,为了学好骑术,比起雷霆营更加刻苦,尤其是最开始招募的四百人,他们都是从海贼窝里救出来的,没有人比这些姑娘们更加渴望得到强大的力量,她们领到分配的战马后,整天吃睡都在自己的战马一起,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最终获得了回报,便是雷霆营那帮精骑对这些女战士都心中佩服不已。

    相比较而言,这些为了拿钱而学骑术的庄丁,跟她们根本没有可比性。

    打不到,抓不着的追击战法,大部分抬头庄骑兵,忍受不住心中的恐惧,趁着夜色溜了小差。

    当感知官军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摧锋营不再进行游击战,而是对这群失去斗志的骑兵发动了强攻。

    弓术比不上女营,短刃相接,女兵们再次给这帮马背上的农夫上了一课,什么才是真正的骑兵。

    一战击溃。

    击溃官军之后,女营燃起火把开始进行收尾。

    骑兵的统领“插翅虎”雷横,不甘心就这样被几百,拎着朴刀追砍领头的扈三娘,被花小妹和扈三娘联手,活捉了这个插了翅膀的老虎。

    雷霆骑和摧锋骑汇合后,再次分开,两支队伍分贝分散到战场两侧,来回进行策马奔驰,像是打猎时驱赶野兽一般,把溃散的官军往前后两个方向驱赶。

    前方是玄武营的埋伏圈自不必说,后方的抬头庄在呼延灼追击之时,花荣亲自带着一百重骑,冒充押送俘虏的官军连环马,骗开了庄门,随后,党世雄、孙立带着两千亲卫营,快速拿下了抬头庄,想要逃回抬头庄寻找安全港湾的官兵,再次被瓮中捉鳖。

    而逃出伏击圈的呼延灼、朱仝两人,带着剩余的几十重骑,同样向着抬头庄逃来,不过半路上他们就遇到了没头苍蝇一般乱跑的溃兵,抓住几个溃兵,得知后阵已经被敌军击溃,呼延灼整个人都失去了精气神。

    败了,

    一败涂地。

    呼延灼举起手中的铁鞭,恨不得用钢鞭在自己的天灵盖上来一下。

    他呼延灼拼打了半辈子的英名,今晚之后将全部付之东流。

    不仅他个人身败名裂,他们呼延家引以为傲的连环马,从此也将因此而成了一个笑话,成为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笑柄。

    重骑兵需要轻骑兵的配合,不是他不懂,东平一战败北之后,他便想清了其中的诀窍,他立马向朝廷上表,请求枢密院给他拨付一支轻骑兵,就算不给他骑兵,给他一千战马,让他自己组建也好。

    可是他递上去的奏章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丝音讯,他不甘心地再次派人去朝廷催要,兵部直接派来一名侍郎,对他战败之事大声申斥,并把他羞辱了一番,最后告诉他,国库空虚,没有闲余战马调派。

    不仅如此,就连该发放下来的军饷,都减半支付,只说以后国库充裕了再给他们补上……

    在军中摸爬半辈子的他,如何不清楚,所谓的半数拨付,其实那些亏空都被被层层克扣了,补上之说,更是笑谈。

    他不甘心地向高俅申诉,高俅再也顾不得隐藏自己丑恶的嘴脸,连枪夹棒的一通大骂斥责,乱棍把他轰了出去,并警告他,若是再有大败,定斩不饶。

    对于高俅的威胁,呼延灼并不认为只是虚言恐吓,他感觉高球可能真会斩了他。

    名将狄青,可谓朝廷第一名将,凭借着一场场厮杀,坐到了副枢密使,位极人臣,可是他的下场,让每一个报国的武将寒心。

    狄青自从入了朝廷中枢,噩梦便开始了,自大的文官们认为狄青一个武夫,不配与他们同朝,开始不断上言污蔑他、讽刺他,其中不乏向欧阳修这样名满天下的士人领袖。

    文官们发现抓不到狄青的把柄后,就开始以莫须有的罪名污蔑他。

    什么狄青家后院天天冒金光,犹如太祖坐朝之前家中之金光。

    朝廷年前发水,就是因为水阳兵阴,武将性属阴,身居高位,老天爷降下水灾警示朝廷,

    京师发水,狄青因为在大相国寺居住,被指披黄(皇)袍。

    ……

    等等在后世看来的无稽之谈,这些抓不到把柄的文人都往狄青头上扣,说岳飞是冤死的,狄青比岳飞更冤,岳飞是一杯毒酒杀死,而狄青则是被皇帝每半个月派去一名检察官,生生气死的。

    堂堂副枢密使,当时朝中地位最高的将军,是武将的扛把子,都被如此对待,那些底层武将的待遇,可想而知。

    朝中的文官可以说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说杀就杀,而且可以先斩后奏,杀完屁事儿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